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下图展示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沿革。该图主要反映了国企改革
A.参与市场竞争B.着手政企分开C.被动战略重组D.注重科学管理
2021-11-21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因粮食短缺引起的食物骚乱和农民反叛频发。为解决这一问题,19世纪30年代,法国政府设立农业促进会与示范农场总监等,支持农业竞赛,改良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知识。到19世纪中期,正常年份可以收获2.25亿公担谷物,比世纪初增长了50%。1861年,拿破仑三世废除浮动关税制,规定:用法国船只运输的进口谷物,关税减到每公担0.5法郎;用外国船只运输的,每公担则为1法郎。这使法国成为世界农业市场的一部分,外国的廉价农产品能快速运到国内需要的地方。当时,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战争和经济危机,法国粮食生产仍旧摆脱不了在过剩与短缺之间摇摆的命运。

——摘编自周立红《近代法国政府职能转变与谷物自由市场的建构》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农业在英国国民净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5.2%。英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840万英亩,1870年的小麦产量为3070万公担,本国生产的粮食基本能满足79%人口的需要。1895-1904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6.2%,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在英国政府看来,只要能保持其殖民体系,英国农产品供给就不存在问题。到1910年,英国小麦产量为1540万公担,1870年到1910年英国进口小麦增长了近3.5倍,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到国内消费量79.7%。到1914年,英国耕地面积变为1430万英亩,本国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35.6%人口的需要了。

——据《工业化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30-60年代,法国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到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怎样的粮食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英国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认识。(要求:有认识,有史实阐述)
2021-11-13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历史试题
3 . 1984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阶段,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创造工业总产值达6万多亿元。这五年的加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
③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 . 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1987年同1978年相比,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有相当增长,其所占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这一变化
A.冲击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C.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成就
D.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关于单一所有制的规定
5 . 农业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体现出丰富的发展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历代王朝大都推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3)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在农业科技领域,哪位科学家的什么技术对缓解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
2021-10-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7 . 从1980年起,我国逐步在国企中开展利改税的试点工作。到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其中,企业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取得了初步成功。这(     
A.表明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C.反映所有制发生部分变化D.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8 . 据国冢统计局统计,截至1987年底,我国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的企业占82%;小型国营工业企业中,由集体或个人经营、租赁或承包的企业占46%;大中型国营商业企业有60%以上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国有企业的这些做法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动摇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旨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2021-10-03更新 | 304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土地政策简表(部分)

时期相关政策内容概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保护富农,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化把农业合作社转化成为既有农业又有工业的基层单位—公社
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国家或集体土地,缴纳一定税额,自负盈亏
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家庭保留土地承办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中至少一个历史时期的士地政策展开,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时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