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1991年10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长篇评论,着重论述只有把生产力搞上去,才能在和平演变的挑战中岿然不动。文章明确提出苏联的“红旗落地”,并非在于“卫星上天”,社会主义国家唯有经受住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红旗才能举下去,才能更高飘扬。这一评论(     
A.回应了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B.未能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C.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D.意在为扩大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国一部宪法规定: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部宪法应该颁布于(     
A.1954年B.1978年C.1982年D.1993年
2023-01-17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会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以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的“全会”是指哪一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会议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与中共十四大的关系。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经验。
2022-08-15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表2是20世纪80一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是由于

1988年

1992年

1996年

1997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

1454.9

1533.9

2703.7

2850

从业人员(万人)

2304.9

2467.7

5017.1

5441


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2-06-3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据此判断,这次会议的主题应是
A.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推动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2022-05-30更新 | 35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80年中国五年计划(节选)

阶段年限主题
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化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
“二五”计划1958—196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调整1963—1965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五五”计划1976—1980建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马远之《中国有一套——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综合上述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下图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

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C.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D.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2022-05-18更新 | 417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

材料   下图分别是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图甲                                      图乙                                           图丙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有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史实,对示意图的变化加以说明。
2022-05-07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江苏的华西村,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的吴仁宝一看到邓小平南方视察的新闻,当晚就把村里的干部召集起来开会,他下令动员一切资金,囤积原材料。村里当时购进的铝锭每吨6000多元,三个月后就涨到了每吨1.8万多元。这表明
A.改革不断深化影响资源配置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加剧市场竞争D.投资过热导致市场秩序失衡
2022-05-05更新 | 462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92年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有步骤地把企业推向市场。1992年8月2日,有关国家部委修改了“八五”计划,普遍把原计划的经济发展目标加以提前。国家出台这些举措主要是由于
A.浦东的开发开放B.计划经济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C.南方谈话的推动D.城市国营企业改革全面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