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材料一申不害变法简表

(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特点,对申不害变法进行评价。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应,工人阶级提出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进行不懈的斗争,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采寻求解决途径.在1847年以后的30年中,议会相继通过(《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消除污害法案》等一系列法案。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当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之后,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例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1844年建立了城镇卫生协会,还在各地设立了卫生医官。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推动英国近代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3)材料三是某位学生绘制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示意图。依据图示及所学,论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循序渐进中进行”。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8-01-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图示为1978~1984年中国农民粮食销售(图1)与国家收购(图2)情况(单位百万吨)。这可以说明
A.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B.市场对粮食供求调节作用有限
C.粮食流通渠道呈现单一化趋势D.农村经济所有制结构有待优化
2022-03-16更新 | 450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财富,生动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三


材料四①全国农业总产值 1979~1984年增长455.40%。②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③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1)材料一中图1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两幅图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的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4)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当时农村实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2020-05-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描述了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①、②、③”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

A.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B.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C.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
2019-04-24更新 | 65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下列图示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图片:《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2)据材料二、三,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7 . 下面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年)示意图。20世纪 80年代两国粮食产量状况出现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外交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
8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材料三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期间(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六五”期间(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期间(19861990年);改革治理整顿
“八五”期间(19911995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期间(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6320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并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2022-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9 . 下面为1985~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部分食品人均消费量示意图(单位:千克/人)。这反映出我国
A.新时期畜牧业稳定发展B.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完善
C.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D.经济结构发展极不平衡
10 . 下面是1978年一198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元)的增长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得益于
A.人民公社体制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恢复农村集市贸易D.允许土地使用权流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