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及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出
A.媒体宣传对改革具有双重作用B.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
C.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D.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2 . 下表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此表反映了中国
时间粮食产量(万吨)
1978年304.77
1980年320.56
1984年407.31

A.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现代农业迅速崛起
D.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3 . 下表是1980年中国农村生产责任制汇总。
责任制形式全国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定额包工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
所占百分比84.7%55.7%29%1.1%

这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益低下
B.农村改革遭遇巨大阻力
C.改革开放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力
D.社会转型过程困难重重

4 .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宋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迅速,“在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势下,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

——摘编自王也《宋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材料二: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
项目
1760年以前1761-1796年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208项1482项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310000英亩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三: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会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的根源简述宋朝“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英国圈地运动对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概括我国上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

2018-02-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和政策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变化,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以调整或探索为线索,下表的十二条资料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资料能够提炼出多个主题。请依据自己的理解在下表中提炼主题,将符合这两个主题的资料序号分别挑选出来,每个主题必须涵盖两条或以上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这两个主题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加以简要阐释。

序号资料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罗斯福新政
3新经济政策
4福利国家
5大萧条
6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混合经济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斯大林模式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大跃进


示例:
主题: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调整相关序号:1、6 补充的新资料:《布雷顿森林协定》
简要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6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
区域收入消费水平
农村17.6%(家庭收入)8%
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

A.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7 . 为发展农业,中共中央于1978年决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和1993年,又两次做出延长上地承包期限的决定,下表包含了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成果,你可以从中确定的是
改革开放以来各要素对农业生产绩效增长的贡献度
时期农业机械投入化肥投入劳动力土地供给政策变化
1978-198358.17%4.78%-10.69%-2.22%49.96%
1984-199371.68%4.60%-4.93%1.38%27.26%
1994-200965.84%1.30%6.25%1.45%25.15%

A.应鼓励开垦荒地以增加土地供给
B.延长承包期限的收效在逐步递减
C.新科技革命有利于农业机械投入
D.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
2017-12-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8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
区域收入消费水平
农村17.6%(家庭收入)8.9%
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9 . 下表是中国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
年份19781980198519902001
总收入152216.2547.39902366
纯收入133.6191.3397.6686.31856.7

农业家庭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基层民主不断加强扩大D.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10 . 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报刊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不容开历史倒车》

A.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