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特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从(经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经济)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224

材料二 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目的何在?
2021-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加强班)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盛行时之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第一,随处皆有小卖行贩,交易并不限于市区。第二,随处街面,皆有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之开设,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第三,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每日自天未明至于深夜或竞通宵,皆有交市之行为。第四,商店之开设,交易之举行,虽脱离市区地域之限制,然常有多数同业商店及多数同业贾贩之交市,集合于特殊之街巷,或特殊便利之地点,称之为“行”或“市”。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以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中国经济网:1979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汴京市场形式之大改观”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特殊政策”是什么政策。以福建省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