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世纪初,时人发表短篇小说《新西游记》,书中的孙悟空因在上海租界误认为有轨电车是由雷公电母驾驭前行而被民众耻笑。同时期,《新石头记》也对《红楼梦》进行了续写,贾宝玉下凡到当时的中国游历,新世纪的火车、轮船、电灯等事物让他大开眼界,洋人横行、政治腐朽的现状也让他痛心不已。这些情节(     
A.体现了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B.折射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C.表现了民众对传统失去兴趣D.展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成果
2 . 据统计,1912~1925年,上海工部局共颁发了81903份建筑许可证,与清末相比,增加了47.2%。新崛起的建筑物,一部分是工业用房,另一部分用于城市新市民的居住。这反映出该时期的上海(     
A.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B.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C.城市贫困问题得到解决D.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2023-04-14更新 | 400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10,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

材料一   1949,我国女职工人数约60,占职工总数的7.5%1990 ,妇女劳动参与率达88%,占比提升至37.4%。这几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99,《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出处。在50年代的三次扫盲高潮中,成千上万名妇女上识字班、夜校、职工业余学校。至1995,我国累计扫盲的1.85亿人中,65%是妇女。

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这些逐渐解放思想的妇女成了纺织工、拖拉机手、飞行员,甚至参加地质勘探、修筑大坝、开采石油....不仅如此,她们的参政权也落到了实处。1953 ,24岁的申纪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4 ,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

——摘编自北辰《新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为何大幅提升?

材料二   二战爆发后,美国大批男性投入战争,造成生产一线劳力短缺。为了补给战争物资,政府和媒体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鼓励妇女投身工作岗位。开始她们大多从事文秘等下属性工作,但到战争后期,已经涉足到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如军工生产等。还有大量妇女投入医治和照顾伤员,甚至运送军用物资等。

战后,由于大量复员军人重返工作岗位,很多行业被迫裁员。美国妇女不愿放弃岗位重返家庭,她们自发组织工会,甚至举行大规模罢工。但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她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捍卫自己的价值,女权主义者出现。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呼吁妇女在就业、法律、教育方面的平等。以激进女权主义者为代表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游行示威等活动,反抗传统的男权统治制度,力图改变女性受压迫


的现状。

——摘编自凌丽《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
4 . 北洋政府时期,法律规定了妾的身份,妾被视为家属中的一员;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中删去了妾的字样,但没有明确禁止纳妾,直到1935年修订刑法时才明确规定,未得妻的许可不准纳妾。这说明
A.中国近代女子社会地位逐渐提高B.中国近代民主化不断发展
C.中国传统习俗在扬弃中不断变迁D.中国法律体系逐渐近代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棉布消费减少,呢线、绸缎、化纤布、毛线等的消费增加,服饰颜色上,由五彩缤纷代替了原来的蓝、灰、黑,喇叭裤、连衣裙、西装、夹克衫也成为农村年轻人的时尚。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B.民众消费习惯的改变
C.国企改革的全面开展D.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记载表明,19世纪60年代初,上海一块原来市值200两/亩的地皮很快就卖到了1200两/亩;而不到10两/担的花布很快涨到30两/担,1863年上海的原棉出口量较上一年提高了3倍。受此影响,上海
A.城市扩张速度加快B.棉纺织业对外竞争力提升
C.经济结构发生变动D.周边棉花种植业潜伏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清末民初山东新型知识分子分布情况。据此可知,清末民初山东
占全国比例1911年0.03%,1917年0.12%。
职业分布教育领域人数最多,政界和军界次之,工商界又次之,新闻、交通、团体等领域人数最少。
地域分布东部沿海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和周围地区人才较盛,鲁西北次之,鲁南、鲁西南则分布稀疏。

A.教育向近代化转型同时具有不均衡性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巨大冲击
C.沿海新型知识分子数量一直领先内地
D.新型知识分子重视开启民智
8 . 1915年,北洋政府制定民法草案,明确规定禁止“早婚”、“重婚”;1926年,北洋政府通过《妇女运动决议案》,提出反对多妻制: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民法》,规定“有配偶者不得重婚”。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传统思想有较强稳定性B.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权利得到法律保障D.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2021-09-15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9 .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成都茶馆最多时达到1000多家,茶馆从业者近10万人,比1931年时的茶馆数量多了近一倍,从业人数多了近9倍。由此可知,当时的成都
A.民族文化得到弘扬B.市民生活闲适安逸
C.传统经济模式稳固D.社会人口流动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玲珑》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真正摩登女子》的文章,描述了摩登女郎的常用标准:一是有相当的学问;二是在交际中能酬对,大方而不讨人厌;三是稍懂一些舞蹈;四是能管理家务。这折射出当时的上海社会
A.普及了西式生活方式B.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
C.政府主导习俗的演变D.摆脱了封建伦理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