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转变。
晚清,上海报卂讨论俭与奢的问题繁华之事皆哀(减少)多益寡(富者多消费可增加穷人收入),以有济无之道也。行之何害?禁之何为?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哉?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
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民不能自富,国又何由富乎?
抵制奢侈观念和社会风气民国初期的上海有人发起成立俭德会,强调“救贷之本,诚非导民以俭不为功”,“吾国民穷国弱至于斯极。夷考其故,皆斋宇为害也。今者俭德会出现,不特挽回俗,且于中国前途大有裨益。”
“兴实业以救奢靡”的观点“时处今日,万国交通,民智大启,而欲阻之过之,使返于上古淳朴之风,为政者势不能家喻户晓,又不能以武力强制俭者一二,而奔廉者千万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又何怨今世之奢靡”。所以,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业,自制各种生活用品
否则“虽节俭而难自振”。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中国近代“奢俭观”。
2020-12-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