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在20世纪初的上海,《时事报画报》《神州画报》等通俗刊物几乎天天出版。画报上不乏介绍西洋诸国的新事物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作品,其中手法夸张的各类漫画颇受市民喜爱。这一状况(     
A.暴露了清廷的统治危机B.提高了上海城市化水平
C.受到了清末新政的激励D.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2022-08-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2023届高三8月检测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解放画报》1921年10月第16期的一幅漫画,画中老太教训女子:“社交国事女孩儿家不准开问的”,最上边是作者题词:“这种束缚女子的言语,她再愿意服从的么”。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女性独立意识觉醒
C.洋布洋装逐渐流行D.国民革命轰轰烈烈
2022-04-13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
A.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
B.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
C.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
D.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
2019-01-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A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美国烟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B.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
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D.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8年画家徐悲鸿在重庆创作了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艺术珍品的《巴人汲水图》,画中作者题诗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这副作品
A.是属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范畴B.受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风格影响
C.反映画家对社会不平等的抗争D.体现了时代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2022-03-22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6 . 19世纪50年代,上海出现了最早的照相馆。从7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华人照相师在上海新设照相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捕风捉影”

之一苏三兴的广告

三兴(苏三兴)照相馆1860年前后设立于香港,十年后迁至上海。

187252日(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申报》刊有它的广告

照相启者。本号照相,比众不同。格外清丽。倘贵客光顾者,请至三马路口,认明本招牌,庶不有误。其价格格外公道,特此布告。三兴主人启。三月二十五日。

这是《申报》的首则照相馆广告,连续刊登九天。凭借精湛的摄影技术,三兴照相馆很快便成为上海第一流的照相馆,出现了顾客盈门的盛况。

之二小说《婚姻鉴》

19158月,《礼拜六》杂志第六十三期刊登了“小草”的小说《婚姻鉴》,内容描述了两对上海年轻人婚后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之一徐稚平的妻子杨氏,为人正统、老派,平素对子女呵护有加。某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日,稚平谓其妻日:“此间昨来一摄影者,艺甚精明,日当邀之至家,摄一合家欢聚之图。若须为我子易一最新之衣,以与斯盛。”杨氏怫然曰:“妖镜摄影,必损我子之目光,余誓死不愿。”稚平闻言,笑允之曰:“诺。”

——以上材料均据葛涛石冬旭《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明初上海社会生活》

提取材料信息,评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要求:信息提取恰当: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3-05更新 | 42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下图为摄于1905年北京汇文书院的一张老照片“辫子画圆图”,使用辫子画圆在晚清课堂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处于转型时期B.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C.新式教育得到普及D.封建礼教根深蒂固
2022-01-17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1·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辛亥革命后,在女学生中盛行“文明新装”(如下图)这种着装样式延续传统的上衣下裳制,同时将上衣变得紧窄并收腰,以体现人体美。这反映出
A.连衣裙等苏式服装受到青睐B.女学生是生活时尚的引领者
C.学生服饰凸显强烈的政治色彩D.服饰变迁呈现中西合璧的特色
2021-05-07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广东卷)03
9 . 1912年10月民国政府颁布《服制》,确定西装和百褶裙分别为男女制式礼服,所用材料须为本国丝或毛织品;1929年再次颁布《民国服制条例》,规定男女式礼服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反映出(  )

男士礼服样式女士礼服样式
A.政府主导社会习俗变迁B.中西服饰融合成为主流
C.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D.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2019-01-30更新 | 153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届广东佛山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