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清末之际,时人评论“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入;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更有论者指出“长此不改,一二年后”,乡间恐怕“除百一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作为直接证据,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科举改革阻碍思想解放B.国人接受西学历史进程
C.士绅阶层影响乡村秩序D.近代教育转型的复杂性
2 .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上述材料反映的变化开始于
A.国民大革命B.新中国成立C.辛亥革命D.清末新政
2020-08-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月份牌是西方广告画与中国年画结合的产物,民国初年发行遍及全国农村及城市。如图所示,中间为身穿旗袍的中国女性形象,两边附有12个月节令的年历表,上方印有“健胃固肠丸”的商品名称。据此可知
A.实业救国思潮盛行全国B.旗袍是城乡最流行服饰
C.时代变迁影响商品营销D.西方经济侵略日趋严重
4 . 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A.外来文化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
C.中国地区间经济存在着较大差异
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焕发生机
2020-03-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间流传的歌谣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貌。下列歌谣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进步风尚的是
A.自己寻、自己找、自由结婚都说好
B.文明阳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D.裹小脚,嫁秀才,吃馍馍,就肉菜
2020-03-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慌,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水有毒,相诫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B.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的原动力
C.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D.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19-06-07更新 | 81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回答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B.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C.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
D.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
2017-11-24更新 | 173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