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图所示民居是
A.鸦片战争后租界区的西式住房B.北方地区的传统典型民居四合院
C.近代京津地区欧化的花园洋房D.沿海城市中西结合的毗连式房屋
2020-08-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民国成立后,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新变化。以下不属于新变化的是
A.跪拜作揖B.点头鞠躬C.剪辫易服D.迫令放足
2020-08-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初,东洋发式、西式围巾、洋式皮鞋广为流行,眼镜、怀表、阳伞、手提包作为装饰品为时髦女子所钟爱。”中国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时尚。据此可知,20世纪初
A.中国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B.西方文化冲击了国人生活
C.旧社会的等级尊卑不复存在D.民主自由思想已深入人心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小课题研究,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下表所示,你认为,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搜集到的资料
大清邮局资料汇编一份
《时务报》影印版一份
1908年上海有轨电车照片一幅
民国初年的结婚照图片一张

A.晚清社会风俗变革B.晚清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D.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演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021-03-20更新 | 1828次组卷 | 11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2021-03-02更新 | 334次组卷 | 5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2019-06-21更新 | 3420次组卷 | 4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坐火车观赏青藏铁路沿线风光
2019-05-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医药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医巫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鬼神观念统治医坛的情形,医学战胜了巫术。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辩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创立医学教育体制,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先后建立了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病理学等。鸦片战争后,西医大量传入中国,教会医院逐渐成为和教堂一样引人注目的教会标志,它们为外国驻军、商人、侨民服务,同时救治中国病人。教会医生和本国教会组织联系密切,能即时输入新技术,使教会医院在中国保持技术优势。治疗范围涉及眼科、内外科、骨科、牙科等。1850年,英国医生合信出版了《全体新论》,成为向中国人讲授西医的重要著作。1915年,在华教会医学校有23所,护士学校、药学校等有36所。1921年,北京高校开展卫生教育运动,由北京教会医学会指导,北京大学负责,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做关于公共卫生的演讲。西医传入,中医一统的局面被打破,近代中国人医药观逐渐多元化。一些激进入士推崇西医,甚至视中医为伪科学,逐渐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

——摘编自傅维康《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医大量传入中国的背景及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前中医药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近代某歌词中写道:“五龄女子吞声哭,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此歌词意在
A.提倡裹足
B.推行断发
C.废止缠足
D.婚姻自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