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英雄”

材料   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6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
2021-07-08更新 | 426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2019-06-21更新 | 3395次组卷 | 39卷引用: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2019-06-10更新 | 350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观察下面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19-04-19更新 | 138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019-03-19更新 | 9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试题
2008·上海·高考真题
6 . 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2019-01-30更新 | 8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A、B组)
7 . 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2019-01-30更新 | 189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四川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王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2019-01-30更新 | 107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2010·上海·高考真题
9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019-01-30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019-01-30更新 | 97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四川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