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晚清《点石斋画报》中一幅插图,该图描绘了通商后上海女性在新式灯光下打台球的场景。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B.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D.西方文化影响国人生活
2 . 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传统服饰的改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如图)就是孙中山在吸收西方服饰优点的基础上,综合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而成的。这体现出中山装的特点是
A.守旧复古B.全盘西化C.中西合璧D.等级森严
2022-01-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教堂婚礼庄严神圣,新郎西装革履,新娘身披婚纱,来宾贺仪从简,媒体竞相报道。婚后,常日里他们食则西餐、出则汽车、娱则抚钢琴、乐则观西剧。这反映了
A.西方思潮对中国传统的彻底荡涤B.普通民众对西式生活的全盘接受
C.外来侵略对中国民众的长期逼迫D.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4 . 《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影响B.男女平等的实现
C.大众传媒的普及D.封建思想的根除
2020-12-10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中国婚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主要反映了

A.新式婚礼开始出现
B.恋爱自由新风开创
C.政府提倡新式婚礼
D.城乡流行集体婚礼
2019-08-2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城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冲刺卷(四)历史试题
6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的图1与图2相比,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的服饰反映了怎样的特征?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根据材料三,归纳铁路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9-08-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学业水平最后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指斥“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强烈要求“断发易服”。这一现象
A.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成果
B.有利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革
C.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终结
D.直接引发了武昌起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