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历史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比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1)材料一简要反映了我国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分别指出各阶段服饰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如图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后两个时代,美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2021-08-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人类历史是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的过程,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孤立与交汇


探究二 交流与碰撞


探究三 区域化与全球化




(1)指出图1中航线AB的开辟者。结合所学分析图片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2)图2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这些方面的变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意义?
(3)以图3 中区域集团组织为代表,提炼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概念(写出至少3个关键词)。
(4)从图4中两条曲线看,两种经济体在增长波动上各有何特点?图4、图5的信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1-08-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华创办教会学校,逐步彤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完塾规范的近代教育体制。教会学校以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如林乐知在上海开办的上海震旦大学。这些教会学校教授内容以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为主配含以体育。美术、音乐的综合性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校招收社会各阶层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他们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兴办了教会女校,如燕京大学等,使中国女子第一次接受学校教育。破除了几千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提高了妇女的地住。

——摘编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教会学校的兴办加快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旧交替。为近代教育建立起了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然而,传教士是在有着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情况下进入中国的,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有着为自己利益服务的目的是国传教士明思博曾说:“英语国家的人民所从事的传教事业,所带给他们的效果必定是和平地征服世界,不是政治上的支配,而是在商业和造业,在文学、科学、哲学、艺术、教化、道德、宗赖上的支配,并在来的世代里将在一切生活的领域里取回效益,其发展将比目前估计更为远大。

——摘编自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传教士在华创办教会学校进行简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