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社会转型。

材料一:


材料二: 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

材料三: 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第一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材料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颁布的?
(2)除了材料二的“剪辫令”外,民国政府“涤旧染之污”的内容还涉及哪些方面?有何意义?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看法?
2020-05-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缉美追欧,旧邦改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问题
(1)“亚东开发中华早”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华民国在亚洲的地位?
(2)“缉美追欧”说明了中华民国的体制特征?
(3)“旧邦改造”,事实证明中华民国的建立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试举两例证明?
(4)中华民国当初“锦绣河山普照”、“世界和平永保”的愿望最终实现否?直接原因是什么?
2020-05-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社会转型
随着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大众生活和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局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节选自老舍《茶馆》第二幕

材料二   “本堂于戏曲改良,力求进步。现值种族竞争、优胜劣败,是以特排演《黑奴义侠光复记》一部。此剧从脱化而出,乃泰西名家手编,其中历叙黑奴亡国之惨状,恢复故国之光荣,尤令人可歌可泣,可欣可羡,能激发人种族思想,爱国热忱。”

——1912年悦来茶馆上演《黑奴义侠光复记》的广告词

材料三   下为辛亥革命后北京近代的两首竹枝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的哪些社会现状?
(2)对材料所反映的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如何理解。
2020-04-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上海开埠与租界

1845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上海英租界开辟的一个中英地方协定,这个章程既确定了大致界域、外侨和侨民之间在上海的具体租地办法,又规定了界内的一些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行措施。这是近代上海主权将丧,但也是城市近代化的一个历史性的起点。

                                                     ——《上海志鉴》


问题:
(1)简述上海英租界设立的背景。
(2)依据所学知识,在租界内上海丧失了哪些“主权”?
(3)你是否同意开埠及租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近代化”,并用史实证明。
2020-0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上海开埠】

材料:下图是晚清时期上海城市一隅。原图中有这样的文字介绍:“江海北关(注:专司外洋各国商务)设在沪北英租界黄浦滩上,规模宏敞,轮奐聿新。近日新造钟塔一座,矹立中央,高耸霄汉,并向外洋购运大钟安设其上……夜间则燃点电气灯,照耀如昼。”



(1)英国在上海辟设租界所依据的主要文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描述晚清时期上海城市风貌。对此你有何认识?
(3)有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如何理解?
2019-10-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6 . 缠足历史的终结

材料一


——郑武良《戊戌时期维新派不缠足运动研究》

材料二

上海成立了天足会,我和我的二哥便成为反对缠足的激进分子,我的大哥也同情我们,……但是我的大嫂却无论如何也听不见我们的话,竟自把女儿的脚给缠上了。唉,变什么法?维什么新?就在自己家里也行不通。

——吴玉章(1878-1966)著《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三

1901年,清政府颁布诏令,严禁女子缠足。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命令,严令禁止女子缠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命令,严令禁止女子缠足。

20世纪50年代,缠足习俗基本废除。


问题:
(1)戊戌变法时期不缠足会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推测吴玉章大嫂给女儿缠足大约发生在何时?请指出判断依据。
(3)清政府是在什么形势下颁布诏令,严禁女子缠足的?
(4)为什么1949年后,就能很快废除缠足的历史?
(5)依据三则材料,你怎样看待近代以来废缠足的历史?
7 . 报纸中的“身份认同”
上海开埠五十年间,由人口二十多万的普通海滨县城,变成人口近百万的中国第一大城市,相伴而生的华洋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一个寓沪多年的西方人,以“中国人呼吾为外国人”的落款致信《新闻报》馆称:

“吾见中国人见我俱呼外国人,然吾在中国已二十余年矣。虽皆以吾为外国人,而吾则相交已久,觉与本国无异。且吾知中国圣人曾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语,故我西人在中国者,应与中国人和好如兄弟一般。现为上海通商开埠迄今五十年,并非西人与中国开兵迄今五十年也。回思五十年以前,本埠租界中荒落情形何堪言状,今试观沪城之南其间风气与五十年前无稍差异,独何以租界中马路如是其洁净也,房屋如是宽绰,人烟如是稠密,与沪南有过之无不及,是皆因中外通商和好,故有如是景象。然此地仍为中国之地,虽曰租界,我西人并不能携带回国,无非使国家商埠商务日益隆,则彼此交易,均沾利益而已。问如此大埠中华曾有几乎?”

——《新闻报》(中外商人在上海合资兴办)1893年11月16日

材料二   针对该西人的致信,《新闻报》发表文章回应:

“自开埠以来,商务振兴,惟我上海为盛,此五十年中,利必均沾,益必同受,尔无我乍,我无尔虞,合中外如一家,诚不啻四海皆兄弟焉。……中西官商此后辑睦常敦,澄清永保,官与官交涉共剂其平,商与商贸迁,咸沾其益,沪上幸甚,天下幸甚。”

——《新闻报》1893年11月18日


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西方人”对上海开埠通商以来变化的认识。
(2)指出材料二中《新闻报》针对“西方人”认识是如何回应的?
(3)你如何看待《新闻报》中“西方人的身份认同”这一问题讨论?
2019-02-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8 .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

材料一:“满虏窃国,易吾冠裳……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1912年3月5日《临时政府公报》29号

材料二: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李玉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材料三: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讨袁宣言》孙中山1915年

材料四:

油画《宽容》沈嘉蔚

(1)从以上四则材料中选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

9 . 观念之变
以下是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节录)。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何时与梁相识?
严: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此事汝母知否?
严: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
官(斥梁海):阿苏纵向汝求婚,汝何不告其母?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1908年12月《图画新闻》
问题:
(1)根据案例判断当事双方的婚姻观念,并说明理由。
(2)概述上述婚姻观念出现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