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新旧之嬗变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嬗变,引发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社会转型。

材料一   追溯极原始的电影(幻灯片)在上海最早公映的记录,乃系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三日(清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及十七日)颜永京氏在格致书院的映演世界集锦;但这是业余性质的,而且仅偶一为之,所以发生的影响并不大。到了一九零三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开始在上海以放映电影为营业,才奠定电影放映事业的基础。

——《上海研究资料(续集)》

材料二   新式戏剧最早出现在上海舞台是19世纪的事,以外国侨民为演员而以外国名剧为蓝本。……20世纪初,一部分热衷于借戏剧以警悟世人的知识者和革命者曾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以粉墨为生涯,以当事人演当时事。1907年到1911年之间,《秋瑾》《徐锡麟》《革命家庭》《爱国血》《东亚风云》《共和万岁》《黄鹤楼》等曲目,皆以反映当时政治情绪为宗旨。

——摘编自《上海掌故》

材料三   光绪庚子(1900年)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亦屡挫于外敌……有识者则已幡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市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

——《中国小说史略》


(1)材料三中的“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是指什么?其目的为何?
(2)材料反映了哪些“新旧嬗变”?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表现的“新旧嬗变”?
2020-10-13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2 . 旗袍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专有穿的长袍。1644年,清军入关,统治者力图用满族服饰来同化汉人……1929年,民国政府将旗袍定为国家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旗袍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良,进入千家万户。30年代,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彰显“民国范”……40年代初《申报》报道“在这国难深重的今日,正应节约救难,提倡穿旧衣运动……”1943年宋美龄访美寻期间,身穿一袭黑色缎面旗袍,言谈举止优雅大方,被推选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旗袍为赢得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9年后由于对革命的狂热和来自解放区女干部服的影响,旗袍走向衰落,50年代末开始旗袍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代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女性的象征,而此时距离旗袍诞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四百多年。

——摘引自刘瑜《中国旗袍文化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例举旗袍演变所见证的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说说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你对旗袍演变的认识。
2020-06-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社会转型。

材料一:


材料二: 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

材料三: 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第一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1)材料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颁布的?
(2)除了材料二的“剪辫令”外,民国政府“涤旧染之污”的内容还涉及哪些方面?有何意义?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看法?
2020-05-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缉美追欧,旧邦改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问题
(1)“亚东开发中华早”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华民国在亚洲的地位?
(2)“缉美追欧”说明了中华民国的体制特征?
(3)“旧邦改造”,事实证明中华民国的建立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试举两例证明?
(4)中华民国当初“锦绣河山普照”、“世界和平永保”的愿望最终实现否?直接原因是什么?
2020-05-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她”字背后的故事

在西方众多语言中,区分男女性别的历史由来已久。以英语为例,表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词的符号“she”,大约形成于12—13世纪。在东方的中国和日本,表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她”和“彼女”(かのじょ),则产生的历史都很短。“彼女”在日本流行开来不过120年左右的时间,而“她”字在中国的现代认同史,总共也还不到90年。

1823年,第一个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该书译He、She、It分别为“他男”、“他女”和“他物”。1878年,广州人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一书,就在“伊”字的女性专用限定方面,迈出了具有创造性的一步。书中不仅多次自觉地将“伊”与“他”在性别上加以区分使用,明确译He、Him为“他”,译She、Her为“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出版于香港。

从1917年起,在《新青年》的编辑圈内部,在怎样对待西方的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以及如何翻译“She”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回避的积极态度和勇敢的创新精神,刘半农等人最早提出了创一个“她”字的建议,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她”字存废问题的激烈争论……。1924年前后,一些重要的文学家、教育家和学者对“她”字的自觉选择与实践,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如胡适,从1922年起就已经开始使用“她”字,此后两三年间,虽有时仍然使用“伊”字,但“她”字的使用显然逐渐增多;鲁迅,1924年在小说《祝福》中开始自觉使用“她”字取代“伊”字。

虽然,女权运动者对“她”字的政治性抗议还在继续,如1929年创刊、影响很大的《妇女共鸣》杂志,就始终拒绝使用“她”字,认为该字的构造去掉了“人”字旁,是不把妇女当人看,是对妇女人格的公然侮辱,因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将坚持把“伊”字使用到底的态度。但也有人认为,“他”、“她”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而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1932年5月,当时的教育部下令全国通行《国音常用字汇》,为“她”字敲下了定音之槌,“她”由知识界的自觉选择,获得了官方的首肯。

——节选自黄兴涛(中国人大史学专家)《“她”字的文化史》


问题
(1)东西方在女性代词产生的时代差异上,可能激发你怎样的历史联想?
(2)“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哪些方面的变化?
(3)你如何理解“她”字背后的故事?
2020-04-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下学期教育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6 . 社会转型
随着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大众生活和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局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节选自老舍《茶馆》第二幕

材料二   “本堂于戏曲改良,力求进步。现值种族竞争、优胜劣败,是以特排演《黑奴义侠光复记》一部。此剧从脱化而出,乃泰西名家手编,其中历叙黑奴亡国之惨状,恢复故国之光荣,尤令人可歌可泣,可欣可羡,能激发人种族思想,爱国热忱。”

——1912年悦来茶馆上演《黑奴义侠光复记》的广告词

材料三   下为辛亥革命后北京近代的两首竹枝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的哪些社会现状?
(2)对材料所反映的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如何理解。
2020-04-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上海开埠与租界

1845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上海英租界开辟的一个中英地方协定,这个章程既确定了大致界域、外侨和侨民之间在上海的具体租地办法,又规定了界内的一些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行措施。这是近代上海主权将丧,但也是城市近代化的一个历史性的起点。

                                                     ——《上海志鉴》


问题:
(1)简述上海英租界设立的背景。
(2)依据所学知识,在租界内上海丧失了哪些“主权”?
(3)你是否同意开埠及租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近代化”,并用史实证明。
2020-0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上海变迁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1881年《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后来出版的《上海指南》用三个排比句来形容上海形象: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东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纽约。

材料三   近代上海的崛起,不仅改变江南固有的城市格局,而且加速了上海与江南腹地的互动,并以一种新的经济力量,重构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20世纪初期,就已有人把这种互动中的重构,不无夸张地称为“普遍的‘上海化’”。以前是上海“城中慕苏、扬余风”,现在轮到苏、杭来沐浴“海上洋气”了;以前富庶莫过苏杭,现在是“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苏智良《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1)明清时期上海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呈现怎样的特色?
(2)上海开埠后至今已有多少年?最早来上海淘金的洋人主要来自哪些国家?
(3)近代上海所形成的新的“经济力量”和“人文秩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基于上述材料,怎样看待近代上海地位的变迁?
2019-11-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9 . 一份调查问卷

1927年6月,潘光旦先生在上海某报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提出关于家庭结构、婚姻、子女的若干问题,共收回问卷317份。有效问卷中受访人的性别和职业分布:男性受访人226人,其中有学生105人,教育者26人,学问者10人,会计10人,银行业10人,其他职业都10人以下。女性受访人有44人,其中有学生17人,教育者12人,其他职业较少,有许多自己无法辨别职业。

部分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摘编自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


问题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2019-11-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6年高三5月质量监控(三模)历史试题
10 . 教育背后
阅读《清末和民国初年中小学堂科目设置表》,回答问题

《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
国学修身、读经讲经修身
社会科学国文、历史、法制及理财、外国语国文、外国语、历史、法制经济
自然科学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
体育与艺术图画、体操图画、唱歌、体操
劳动技术男子加农业、女子加家事、园艺、缝纫。


(1)根据材料,你认为与清末相比民国初年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2)简要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历史原因。
2019-11-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6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