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女士走马”

材料   下图为清末北京《星期画报》第22期(19072月)刊发的《女士走马》。


   

《女士走马》附文说明:

女学生骑马经过琉璃厂,有人嘲笑说,女子只配管二门里头的事,不该如此瞎逞能。

作者于是站出来,为女学生辩解:“咳,说这话的,就算项固到家了。古人教女子办家里的事,是他的天职;没说过教女子不懂外边的事。现今盼望中国自强,女子会骑马,正是自强的苗头儿。请问当年那花木兰替父从军,谯国夫人领兵打仗,他们都不会骑马吗?"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描绘的“女士走马”现象加以阐释。
2 . 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一些原创歌曲-学堂乐歌,其代表作有《中国男儿》《何日醒》《平等》《格致》《辟占验》《勉女权》等。据此可知,这些作品(       
A.说明流行音乐成为文化主流B.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兴起
C.表现出救亡启蒙的时代主题D.体现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3 .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     
A.上海B.长沙C.重庆D.北京
2023-03-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摘自程扬《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未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与国家、民族联系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防疫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卫生观念传播的积极作用。
2023-02-2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晚清上海报刊发文讨论俭与奢问题,有文章指出“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粗布,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民又何以自鬻其技能?民不能自富,国有何由富乎?”这反映出当时(       
A.追求奢靡已成为社会的主流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洋务运动追求富强效果显著D.维新变法引领思想解放
6 . 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材料:


2023-02-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社交圈子日益扩大,一般人尤其是商人为了拉拢关系网都乐于请客吃饭。上海富商在酒楼大宴宾客:“海味山珍任品题,新新楼上夕阳西。一筵破费中人产,忘却糟糠尚有妻。”这反映了(     
A.社会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B.上海地区民族工业持续发展
C.奢侈消费是城市消费的主流D.消费的目的是满足生活需要
2023-02-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家庭结构的明显变化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根据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富裕之家仍然保持一个家长主持下多代同堂的复合式大家庭,但是4-6口之家的小家庭在北洋政府时期已较为普遍。上述家庭结构的变化(     
A.标志着封建宗法制家庭消亡B.促进了人权和个性的解放
C.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普遍民意D.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2023-0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842年至1860年,西方传教士在香港和开埠的5个口岸城市共编译出版西书434种,其中宗教宣传品329种,其余105种内容涉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这一时期西方传教士的译书活动(     
A.带着布道使命并且殖民色彩浓厚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C.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沉闷局面D.瓦解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
2023-02-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5月底,中国女学堂在上海开校招生。此后几年,尤其是在1900年后,各地纷纷捃起兴办女学的高潮。封疆大吏、各级官员、地方士绅、以及无数走出家门的闰秀共同促成了女学的极大繁荣。由此,女教师和女学生成为社会中不可愻视的新兴群体。她们不仅成为城市中被凝视的风景,有些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同时,她们不可迶免地成为各种媒介再现的对象。可以说,当近代女学初兴时,其公共性甚至大于其教育性。

——摘编自王晓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论争史研究:1895-1949

材料二


注:《女学传习所开学》,《星期画报》,1906年第2期。图中女学传习所开学时,两江总督端方(1861-1911)为学生演讲。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2-17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