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82年7月,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但社会上“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当道患其滋事,函请西官禁止。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当电话甫行时,谣言亦如之”。这反映出
A.近代上海因开埠通商而繁荣B.传统观念对中国近代化的制约
C.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发生变化D.开埠通商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 .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都认为,妇女缠足是受到男人,礼教等的压迫。国共关系破裂后,该观念在国民党的话语体系中逐渐谈出,而共产党则继续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开展反缠足运动。这反映出
A.国民党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反对放足
B.国共两党关系受制于社会性质变化
C.中共坚持革命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
D.新文化运动对国共两党的影响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0年,为适应教科书文体的改革,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法教科书》,全部采用白话文,供小学使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B.工人运动发展的推动
C.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D.近代小学教育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9年《广州民国日报》的一篇研究报告提到在调查的181名已婚学生中,自己做主订婚的比父母代订的要多。凡自己做主或自己同意的婚事,婚后都比较满意;……对于婚事不满意而想离婚的,占44.3%。该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
A.婚姻观念变革进步B.传统习俗已被西化
C.中西文明相互影响D.传媒宣传婚姻自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3年,革命派在上海创办的《女界钟》刊文指出,要解放妇女,必先反对君权结束君主政体,这就必须发动妇女参加争取民权的运动,呼吁妇女“救国救民”,“为造就新国民,组织新政府而奋斗”。《女界钟》的这些号召
A.反映了女权运动有了革命政党的领导
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明示争取民权是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
D.使广大妇女在政治上获得了民主权利
2021-07-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发文呼吁:“我国同胞而欲国之富也,则宜爱用国货。用国货则改易西服宜尽以国货为之,不必用西人之呢羽。”这反映出
A.西服与中国文化不相符B.革命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
C.易服中渗透了国家意识D.报刊鼓吹盲目排外的思想
2021-06-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安庆市太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申报》记载:1912年10月,北京举行国庆纪念会时,“会场中有迫令游人剪辫,势将冲突者,旋经梁士诒手书‘剪发自由,不便强迫’数条,粘贴门内,众始释然”。由此可知,当时
A.移风易俗进程的艰难 B.封建残余势力仍强大
C.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 D.西方文明尚未被接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光绪年间,有学者言道:“近顷西俗东渐,国人争弃绫罗缎锦,崇短衣革履,而江浙丝业扫地以尽”。这表明当时
A.西俗东渐引发时人担忧B.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西式服装取代传统服饰D.实业救国思想萌发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上至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都以儒雅为尚。文人喜好穿着宽博的衣衫,佩戴头巾。文化名人苏轼的穿着打扮成为儒雅风格的典范,引起广泛效仿。抗金英雄岳飞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留下儒将形象。因此,“儒将”和“儒帅”,成为宋人品评军事将帅的一种审美风范。

——摘编自王彬《刍议宋代服饰的审美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自民国成立以来,少数遗老遗少为表示对前清的“忠诚”仍穿戴清式冠服。191210月。

民国服制颁布以后,西式礼服在政界、商界和知识界较为流行,以至于西装成为新观念的代名词。由孙中山先生创制的中山装,具有中西合壁的特点,又可用国货制作,很快流行开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旗袍,成为城市女子的时装。1917年夏天,京、沪等地流行的无领、袒臂、露胫女装,风行到一些交通便利的中小城市。有些乡村市场上也可以见到洋布、洋装、洋鞋,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摘编自黄能馥《中国服饰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低下,生活物资匮乏,人们衣服以实用为主,多是绿、蓝、黑、灰的单调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服饰文化的传入,人们的服装从单一的绿蓝黑灰转变成了五彩缤纷。20世纪八九十年代,花裙子、蝙蝠衫、运动服、羊毛衫、喇叭裤、健美裤,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商场。

——摘编自安毓英《中国现代服装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服饰儒雅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国初服饰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迁的认识。
2021-05-08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民国元年颁行的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与旧历书相比,其特点有三:一是新旧二历并存;二是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三是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一状况反映了
A.妥协式的政治变革B.传统势力根深蒂固
C.渐进式的社会转型D.社会改良彻底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