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征婚启事刊登于天津《大公报》。全文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人,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请即邮寄亲笔复函,若在外埠能附寄大著或玉照,更妙。信面写AAA,托天津《大公报》馆或青年会二处代收。该启事刊于1902年,当时,清政府在朝野重压之下宣布实行“新政”,废除满汉通婚禁令,发布劝止缠足的谕旨;另有大批留日、美学生带来西方的婚姻观念,追求新式婚姻,自由婚姻遂成为进步青年的时尚。

——摘编自张光华《从近代报刊婚姻启事看近代社会变迁》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就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民主主义婚姻制度。随着我国三十多年社会生活的变化,婚姻家庭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981 年新婚姻法在原来婚姻法的基础上作了修改,新婚姻法中增加了禁止家庭成员

间的虐待和遗弃的规定;增加了登记结婚后,双方均可成为对方家庭成员的规定;规定离婚程序的修改和关于离婚自由的原则等。

——摘编自雷洁琼《新中国建立后婚姻与家庭制度的变革(199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人们的择偶观,并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内容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背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出现了“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令人目不暇接”的着装现象,《时报》曾刊登一则顺口溜:“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摘编自李喜所《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材料二 建国后极左思潮又召唤了衣冠之治的复苏,阶级斗争扩大到人们的穿衣戴帽,肇成服装意识形态化的后患,甚至成为大批判的内容。改革开放,当代人的主体性觉醒催动着人们从内心到外形的变化。放眼街头,乱丝装,彩丝装,琳琅满目;端庄的,俏丽的,万紫千红,个性的舒展溢于体表,衣衫的沿革映现了百年春秋。

——摘编自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国初年民众着装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