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③公务员制度的内容.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0更新 | 1081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选必1)
2 . 桥梁,有时可以成为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滦河铁路大桥,是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历史的见证。1891年4月,唐胥铁路建成以后,清政府在山海关设立了“北洋官铁路局”,聘英国人金达为总工程师,负责唐胥铁路向东展筑至山海关的铁路工程。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英人喀克斯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由于交工期限将至,金达才不得不求于詹天佑。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


(1)请结合滦河大桥的建成,说一说清代洋务运动的成就。

材料二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先行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极大的经济、政治和战略价值,有“争气桥”之称。早在1930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就曾重金聘请外国桥梁专家约翰·华特尔,对下关、浦口间建桥作了考察,但做出“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即提出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计划。大桥于1956年开始勘测设计,1959年2月开工。建设期间,工程建设者们克服了国内经济困难、苏联钢材断货、夏季洪水等一系列危机,终于在1968年将大桥建设完成。


(2)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南京长江大桥为何被称为“争气桥”?

材料三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沉管隧道最长、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大桥工程的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截至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3)结合材料和所学,说一说是哪些原因,造就了港珠澳大桥的“现代世界奇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