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图为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公共汽车宣传广告。结合所学分析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①20年代开始,上海有了公共汽车运行
②车价低廉使公共汽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各路价目表每期在本报原地位披表明报刊具有广告功能
④公共汽车的兴起有利于推动近代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3-31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由电气实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2019-01-30更新 | 514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近代通行原则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界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超过时必须靠路左。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一《城市交通规则》。这说明
A.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文明
B.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C.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甲午战争后
D.中国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
2018-10-12更新 | 1175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浙里卷天下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钏影楼回忆录》记载:“上海那个地方是开风气之先的,外国的什么新发明、新事物,都是先传到上海。”下列不属于上海社会生活近现代化的史实是
A.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B.1906年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系统
C.1924年有公共汽车运行
D.2003年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以下各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孙中山发布《改用阳历令》
②人们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③自行车开始传入中国
④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A.③①②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晚清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害地脉”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A.封建迷信是当时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B.官员的喜好对各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C.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是向机械动力演进
D.近代交通的进步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7 . 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
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
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是分层的,“外层带”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中层带”是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又全新的历史现象,“内层带”是未受西方文明感染的。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层带”的是
A.有轨电车B.中山装C.白话文D.乡村祠堂
9 . 下列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是
①有轨电车
②公共汽车
③地铁
④磁悬浮列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 . 阅读《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A.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B.应用西方科技速度不断加快
C.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使命D.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2017-03-08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