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瑞典学者维格福什认为一般消费者主观上没有消费意愿,是由于他们的购买力在客观上受到了社会风险、生活负担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他主张实行扩大居民福利的财政扩张政策,以通过扩大总需求来克服危机。这一主张(     
A.成为调节经济的政策杠杆B.背离了凯恩斯主义
C.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D.触及了所有制变革
2023-08-14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二)
2 . 罗斯福新政初期,为了能够尽快恢复经济发展,美国企业家和国会议员对罗斯福实施的大量政策,如劳工立法,并没有加以阻挠,甚至还表现出某种支持。这表明,当时美国(     
A.国家干预使经济得以恢复B.分权制衡原则发生改变
C.现实需要总统权力的扩大D.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2023-06-21更新 | 164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3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2023-06-09更新 | 6473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4 . 1932年10月,美国纽约市卫生局报告,该市公立学校中小学生有20%营养不良。在俄亥俄州、西弗吉尼亚州、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90%。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大量普通家庭失去收入来源B.基础教育经费多年严重不足
C.国家健康保健系统急需完善D.农业生产遭遇严重自然灾害
2023-06-07更新 | 367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5年,罗斯福发起草原州林业计划,希望打造一个林木防护带以阻止或减少狂风裹挟沙尘现象的发生。此后七年间,美国政府、部分民间环保组织和3万多农场主“在长达1.8万英里的防风带种植了2.1亿多棵树"。该计划的实施(     
A.基本消除了环境对经济的桎梏B.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C.利于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不足D.旨在寻求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6 . 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英国首相张伯伦等人认为,法国对捷克履行军事义务就成了英法同盟的一个威胁,因此而卷入一场战争,对英国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当希特勒在1938年抛出苏台德问题时,最紧张的是唯恐被卷入战争的英国。由此可见,当时(     
A.英法无力抵御法西斯的扩张B.经济危机影响英国对外政策
C.德国法西斯主导了欧洲局势D.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2023-03-22更新 | 101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美国的1787年宪法就明确规定,政府有权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干预经济的权力。尤其是在战争期间,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和国会采取了改组机构、调整生产、扩充军备、协调运输等一系列措施。从材料内容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       
A.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运用B.与美国一直以来的经济政策一致
C.实现完全的复兴和充分就业D.是美国政府干预经济传统的延伸
2023-03-20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召开前夕,主办方雇人挨家挨户低价推销会员券,并取消建造世博会标志性建筑计划,大幅降低场馆造价。而1939年纽约世博会,纽约市长从联邦政府争取到占全国1/7的复兴资金,修建地铁、公路并建造了255个体育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大B.经济发展理念和政策的改变
C.应对法西斯侵略扩张D.企业对利润空间的过度追求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开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又被称为“公共救助”或“公共福利补助”。社会保障法建立之初,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特别是在社会救助项目上人们获得的援助更少。6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猛雄厚以及民众兴起了民权运动,政府迫于舆论和人民呼吁的压力,对各项社会福利制度不断进行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福利项目的支出日益庞大。克林顿总统时代,联邦政府通过了《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注重自立精神和个人的就业责任。2002年,布什政府出台了《为自立而工作的法案》,倡导减少公民对社会福利的依赖。

       ——摘编自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等

材料二   建国初期,尽管国库十分紧张,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仍然投入大量粮食和经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1954年以后城乡出现互助组、合作社,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的生产形式。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开始向规范化、科学化转变,在整个80年代,扶贫工作大方向由“输血式”救助转变为“造血式”救助。进入21世纪后,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得到发展,其他专项社会救助项目也逐步得到重视。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胡务《社会救助概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社会救助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
2023-03-02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5中国现代史(非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10 . 1965年,美国约翰逊总统提出的《医疗照顾法案》规定:凡符合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和铁路职工退休制度条件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资格享受医疗保险。该法案于当年7月获得通过,全国1960万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为之受益。约翰逊的《医疗照顾法案》(     
A.意欲缓和严重经济危机引发的激烈社会矛盾
B.旨在解决弱势群体因“滞胀”而面临的困境
C.体现了“新政式”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和发展
D.包含了国家全面管理社会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