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由此,国民政府教科书在1933年这样写道:“新政能否收获还是问题”。1935年又改为“新总统准备就任期间,美国境内突发空前的银行风潮……对此总统先颁布紧急银行法,更设立经济复兴委员会,厉行蓝鹰运动以复兴全国经济。”随着新政推进,二战的进程和罗斯福连任,人们对新政的认识也有乐观的一面,这期间,著名学者费孝通对新政进行大量的介绍和解读,1947年国民政府新版教科书对新政的评价更新为:“罗斯福执政以后,献身于国内复兴事业,重新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担任适于一个大强国的国际责任,当政数年,成效显著,第一届任期未终,国内经济状况几已恢复原状了。”

——根据人民日报整编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致民之愚”。他们还认为“盖自秦以来,当世之谓孔学者,君学而已……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夷夏大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 ……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据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和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己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根据人民日报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材料二中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辨析材料三中美国和西方环保主义者对中国的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反映的是美国1929-1939年就业人数(千人),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就业总数农、林、渔业工业建筑业其它
192935286295210428148420422
1933271632486720470316770
1935317442501890486619473
19393585723689967121922303

A.减耕减产未能影响农业就业B.工业复兴推动就业成效显著
C.以工代赈对建筑业影响甚微D.各行业就业人数远超危机前
2021-02-25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32年1月,美国政府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A.抛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B.采取了摆脱危机措施
C.各行业资金短缺严重
D.社会秩序出现了好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2019-01-30更新 | 162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九姑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下学期必修二历史期末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2019-01-30更新 | 1754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7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AB.BC.CD.D
2018-03-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贷款,1929年危机发生后,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大危机给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时机
B.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C.西方国家由此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