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说词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时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是如何实践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相似做法。
(4)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两者在“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2019-05-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说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是如何实践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的?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相似做法。
(4)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两者在“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2019-03-03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高一岳麓版必修二第十二周周末自测题历史试题
3 .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模仿了苏联模式
B.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
C.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两场改革都是原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4 .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通过广播的形式向美国民众进行政策解读、宣传乃至社会动员的演讲方式,罗斯福在任期间,共进行了30次炉边谈话,如表是其中六次“炉边谈话”的节选,对表格涉及的新政措施分析正确的是
谈话名称涉及政府干预行为的主题
谈银行危机遏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系统、农业系统、复兴工业等
简述“新政”规划
谈复兴目标与基础解决市场恶性竞争的萧条问题,赢得民众信任
论通货形势建立保持持续的政府控制力
对第73届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谈推进更多的自由与安全为政府干预行为进行袒护

①施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尽快结束混乱状态
②利用公众舆论对立法和司法部门施加压力
③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保障工人权益
④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由与平等是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两者之间的张力是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与平等代表了理性主义的不同方面。在自由主义引导下,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但是,追求个人解放,人人平等的价值理性却被淹没了,社会平等被忽视,造就了新的巨大社会差异。

材料二   面对危机,一些富有远见、务实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如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拯救和改造资本主义的措施和思想,出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西方国家在内在逻辑上与之一致的系列改革。这次调整使19世纪经典意义上的自由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自由主义中注入了平等和公正的元素,如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

材料三   1973年,一场始发于英国,扩展至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各国经济低速增长甚至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纠缠在一起。这种罕见的经济现象表明,战后西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失灵。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以“里根革命”和“撒切尔夫人改革”为代表的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调整。改革者们绝不是完全回到自由放任的老路。在现代科技革命所造成的新形势面前,资本主义需要寻找一个自由与平等的平衡,一个效益与公平的契合点。

——摘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上半叶“社会差异”的表现及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价值理性”而进行的理论思索。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列举罗斯福新政在1935年的社会立法,简述战后西方国家改革与新政相一致的“内在逻辑”。
(3)阅读材料三,用一个专有名词概括“这种罕见的经济现象”,指出撒切尔夫人改革的经济政策。综合材料一二三,概述18-20世纪西方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2022-03-2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表描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社会现象。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现象11930年许多苏联农民屠宰自己的牲畜,提出的口号是:“杀吧,这些不再是我们的了。”仅2—3月全国就有1400万头大牲畜被屠宰。
现象21933年美国一些农场主和农民屠宰和活埋了大量牲畜,并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A.应对经济危机的相似做法B.美、苏两国畜牧业发达
C.对本国发展道路合理探索D.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反应
2022-02-1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通过广播的形式向美国民众进行政策解读。宣传乃至社会动员的演讲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贯穿罗斯福新政适中的炉边谈话(部分节选)

时间谈话名称涉及主题阶段划分
1933年3月12日谈银行危机遏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系统及农业系统、复兴工业等第一次“百日新政”及其强化时期;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探索期
1933年5月7日简述“新政”规划
1933年7月24日谈复兴目标与基础解决市场恶性竞争的萧条问题,赢得民众信任
1933年10月22日谈通货形势建立保持持续的政府控制力
1934年6月28日对第73届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1934年9月30日谈推进更多的自由与安全为政府干预行为进行袒护
1935年4月28日谈工程救济计划建立长久立法,遏制“二次衰退”,“以工代赈”,干预劳资关系,政府与司法机构博弈,影响立法,失业人口普查调动积极性,加大政府支出促进就业、提高工资、提升购买力第二次“百日新政”及其阻力克服时期;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形成期
1936年9月6日谈干旱形势
1937年3月9日谈司法机构的重组
1937年10月12日给国会特别会议的立法建议
1937年11月14日论失业人口普查
1938年4月14日论经济形势
1938年6月24日谈各党派的初选问题
1939年9月3日论欧洲战争

——摘编自李庚《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干预塑政府职能模式的兴起——以炉边谈话为线索》


(1)编写一幕当时美国民众议论罗斯福新政炉边谈话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罗斯福炉边谈话名称及主题的变化,说明新政对美国经济、政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8 . 如表反映了美国《农业调整法案》实施前后的棉花生产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
单位绝对数千英亩指数绝对数磅/英亩指数绝对数千包指数
193235891100173.310013003100
19332938382.2209.4120.813047100.3

A.棉花生产过剩尚未解决B.农民违抗国家减耕政策
C.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合理D.棉花生产效率大幅降低
2021-06-01更新 | 50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金融领域的危机,即在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严重的动荡或混乱,一般包括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近两百年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仅仅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就有几十次之多。这些金融危机虽然在各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但在某些方面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似性,且无一不对国际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据孙朋《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
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3-02-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第一次腾飞期,1935年,美国电影观影人次每周超过8000万,尤其是场面火爆的歌舞片大受欢迎,歌舞片《起立欢呼》抚慰了美国人脆弱的心灵,主演秀兰·邓波儿成为影迷心中的“第一童星”。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新政实施促进艺术发展B.电影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C.精神需求助推影视发展D.电影是社会现实的再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