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以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反映出本质问题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相应调整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021-02-24更新 | 529次组卷 | 5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这一现象
A.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
2020-12-08更新 | 121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择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经济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2020-11-01更新 | 107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美国历史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这项措施是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制定公平竞争章程
C.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D.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2020-10-19更新 | 885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下表,美国各税种比例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B.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6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020-04-04更新 | 345次组卷 | 10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等部分示范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2019-05-22更新 | 532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业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2019-01-30更新 | 3829次组卷 | 63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罗斯福称:“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什么。”鉴于此,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并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

—捕编自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兢业工程及启示》

材料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恒等于需求。”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具有很高的协调性,可自行调节已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这一理论遭到挑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会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经济体系均衡的关键,不是市场和竞争,而是由消费和投资额决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此,他主张:“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销。”战后,凯恩斯学说变成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摘编自张建刚《凯思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及其新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实行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凯恩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学说能成为“西方经济学正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