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时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

——摘编自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 .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中都遇到过一些困难,应如何调整方向,应对挑战,各国领导人见仁见智,尽显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开始的严重经济危机使美国国民经济面临彻底崩溃的边缘。当时美国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可供选择的道路只要三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非民主手段的法西斯专政或对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策进行某些改革。在罗斯福及其阁员和智囊团的策划下,从1933年3月9日到6月16日先后通过了七十多个新政立法,史称“百日新政”。不少史学家对新政的评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某些论著认为新政是:“社会主义的口号”,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新政是独特的和平革命”。另一些论著认为新政是“危险的法西斯式的计划”。我认为评价一项政策归根结底主要看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的作用如何,而不应该只是强调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上普遍存在焦灼情绪。……《人民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有的文章说“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还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在这个历史关口,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沉着应付国际格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号召加快经济改革,加快发展。

——萧冬连《中国改革是如何越过市场化临界点的》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运用黄安年的方法驳斥评价中的“两种不同的倾向”。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焦灼情绪”产生的国际国内因素。指出邓小平是如何“号召加快经济改革”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国领导人在面对困难,应对挑战中的共同智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31945年8月—194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及其指数统计表

发行日期法币发行额
(单位:亿元)
发行指数
(1937年6月=1)
发行指数
(1945年8月=1)
1937.6141
1945.855693951.0
1945.12103197321.9
1946.123726126426.7
1947.123318852353759.6
1948.8.2166369464407051192.1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材料二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这个法令从两方面对美国金融业进行改革:第一,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开,禁止商业银行出售证券,不允许投资银行接受存款。第二,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该法要求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证在联邦储备体系下的各个成员银行的存款安全。存款保险制明显提高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1935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1935年银行法令》,扩大联邦政府管理货币与信贷的权力。

罗斯福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加大货币扩张政策的力度,同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和“通货再膨胀政策”,使货币进一步贬值。为此,在1933年6月16日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和1933年5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规定,提高价格,促进通货膨胀。《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提高工资和价格,这使得物价很快上涨。物价的上涨,被看成结束货币紧缩政策的标志。通过货币贬值,将美国经济政策从国际束缚中解放出来。1934年1月,国会通过《金准备法》后不久,美国政府就把黄金价格正式规定为每盎司35美元,把美元的含金量从23.22克降低为13.71克。

——摘编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1945—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总统金融改革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总结从中美货币改革带来的启示。

4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 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 市已经有 100 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 ~ 1984 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冶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013-08-02更新 | 4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始降低关税,1835年取消了向外国出口机器的禁令;1842年废除了尚存的英国制成品出口关税,并且降低了海关清单中至少75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材料三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5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9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12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4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四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条件及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4)据材料四,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2021-06-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日,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尔28.5美分增加到52.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52美分增加至9.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二   罗斯福政府是公开声明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为了维护它,就要改革它。农业新政就是这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改革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三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徐记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改革方面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7 .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一   1900-1981年世界贸易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0-1981年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谈谈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每个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近现代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的状态,他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胞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仿制品”指的是什么?“仿制品”在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善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思路和手段上有了那些新的变化?不变的是什么?
2020-01-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生产相对过剩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10 .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