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年代主要内容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198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两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作为世界通行的反腐手段之一,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在美国政治由腐到治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早期的政党选举极不规范,贿选严重。1911年修订颁布的《联邦腐败行为法》首次要求候选人申报竞选时的开支情况并且将申报的主体扩展到参加参议院选举及党内初透的候选人.随着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制及监督职能大幅加强,大量腐败现象滋生。为此,政府开始研究并探索相关的反腐败措施,如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了针对联邦政府官员的道德标准和约翰逊总统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提出的《行政官员道德标准》。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公众的严重愤怒与对政府透明与问责的关注。而在大洋彼岸的欧洲,英国在1974年颁布了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相关的法律,这给美国政府以一定的启发。随之而来的是国会相继颁布了《阳光政府法》(1976)、《政府道德法》后者成为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规基础。除此之外,美国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机构来预防与治理腐败,如特别检察官办公室、联邦选举委员会、人事管理局和功绩制保护委员会等。被列入财产与收入申报范围的主要内容有八项:资产、收入、交易所得、债务、礼品与回扣、政府外兼职、过去与未来工作安排、主要客户。总体而言,其财产申报既实现了对政府高级公务员的全覆盖,也涵盖了一些高危的普通公务员,如负责采购、许可证发放等中层官员.综合来看,美国在建立健全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以及其他措施之后实现了较为廉洁透明政府的目标,获得了公民对于政府的支持与认可。

——摘编自彭成义、张宇燕《美国的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完善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建立的特点及意义。

2018-05-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一一《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材料二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一一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一一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三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 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 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2)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4 . 2011年的“两会”上,民生与民主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去世后……《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在1932年初步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之我见》


材料二     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明文规定从1837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建立由3 个“合适的人”组成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该委员会对议会负责,每年向首相汇报一次工作。它有权组织“合适的人”调查济贫法实施情况,有权要求各地方管理机构上交济贫法执行情况统计表,有权任命或撤换助理委员。该委员会任期为五年,在任期内济贫法委员会成员不得兼任下院议员。“新济贫法”还规定了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四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罗斯福新政是如何实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救济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新济贫法颁布的背景简要评价新济贫法?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途径。
(4)根据材料四,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2011-03-30更新 | 9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行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长期失业。一家5口,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生活费,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   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
据《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引发争议。
材料四 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质丰富分不开的。
材料五   里根政府上台后,以供应学派的理论为指导,主张削减政府开支,……为此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主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政府减少社会福利开支的历史背景?
并分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特点!
(4)根据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
(5)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在如何建立有效福利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6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考前热身测试文综历史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闯的精神,没有“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在改革上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和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闯”出新的发展道路的。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农业调整署、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二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并简述新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提出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深信人的尊严;二、信仰人类理性的力量和自由求知的力量;三、高度认识到个人对自己及其邻居的责任;四、坚信一个最好的社会就是能使大多数成员最充分地发挥其潜力;五、愿意并感到有义务通过公共利益而行动。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新政”完成了一次政府职能的转变,它从两个方面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一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是政府对人民福利的责任。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因为标榜它而延长了它,挽救了它。他也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使自由主义由自由放任的古典时期过渡到国家有限干预的现代阶段。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1)罗斯福所阐述的自由主义与胡佛的自由主义相比,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他们的本质是否相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总统大选刚刚尘埃落定,美国的发展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其政治、经济、外交等历史进程均有很强的国家特色。

材料一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

                                                                   ——马克斯.韦伯《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三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地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以前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黄金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国会的权力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措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发展的历程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2018-09-10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等四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