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1933—1939年美国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及其所占全国工人总数比重的统计表。对表中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美国
A.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成效B.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2020-09-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9月,英国脱离金本位。英镑从1英镑兑换4.86美元,几天之内跌落了25%,达3.75美元。英镑9月贬值后引起的美元升值,使美国出口盈余大幅增长,但是同期的经济指标却显示出相反的走势,商品价格、就业率等指标跌落的速度比英镑贬值之前更快(如下表)。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但是,单纯的数字并不能表现当时的悲惨情形。25%的失业率表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领取救济品的人排着长龙,许多人因无法偿付贷款而被迫流离失所,悲观、绝望的气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美国经济指标:1931年3月~1932年6月(1923~1925年为100)

时间工业生产建筑合同工厂就业工厂工资额价格流通中货币与活期存款
1931年3月877778757624.8
1931年8月785974647223.4
1931年9月765973627123.4
1932年6月592760436420.4

注:表格数据引自【美】查尔新·P.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摘编自刘德步、王珏《增长与变革——二十世纪的国际经济》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通过广播的形式向美国民众进行政策解读、宣传乃至社会动员的演讲方式,罗斯福在任期间共进行了30次“炉边谈话”,其中1933〜1938年谈话13次。据下表可知,“炉边谈话”
时间谈话名称涉及主题
1933.3.12谈银行危机遏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系统及农业系统、复兴工业等
1933.5.7简述“新政”规划
1933.7.24谈复兴目标与基础解决市场恶性竞争的萧条问题,赢得民众信任
193310.22谈通货形势建立保持持续的政府控制力
1934.6.28对第73届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1934.9.30谈推进更多的自由与安全为政府干预行为进行袒护
1935.4.28谈工程救济计划建立长久立法,遏制“二次衰退”,“以工代赈'',干预劳资关系,政府与司法机构博弈,影响立法,失业人口普查调动积极性,加大政府支出促进就业、提高工资、提升购买力
1936.9.6谈干旱形势
1937.3.9谈司法机构的重组
1937.10.12给国会特别会议的立法建议
1937.11.14论失业人口普查
19384.14论经济形势
19386.24谈各党派的初选问题

A.体现了罗斯福的政治构想
B.使新政获得了全民的支持
C.改变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D.促进了政府职能模式转变
2019-08-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开学考历史试题
4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2019-01-30更新 | 175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普通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0年中国的国际收入为20.58亿元,1935年骤然降至14.29亿元,经常性收入从1929年的1476亿元降到了1935年的6.62亿元。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B.中国经济深受国际经济状况影响
C.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萧条
D.国内战争严重阻碍对外出口创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1年9月,英国脱离金本位。英镑从1英镑兑换4.86美元,几天之内跌落了25%,达3.75美元。英镑9月贬值后引起的美元升值,使美国出口盈余大幅增长,

但是同期的经济指标却显示出相反的走势,商品价格、就业率等指标跌落的速度比英镑贬值之前更快(如下表)。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但是,单纯的数字并不能表现当时的悲惨情形。25%的失业率表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领取救济品的人排着长龙,许多人因无法偿付贷款而被迫流离失所,悲观、绝望的气氛压得人透不过起来。

美国经济指标:1931年3月至1932年6月

(1923-1925年=100)

资料来源:【美】查尔新·P·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217页。

——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11-16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