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5年,罗斯福发起草原州林业计划,希望打造一个林木防护带以阻止或减少狂风裹挟沙尘现象的发生。此后七年间,美国政府、部分民间环保组织和3万多农场主“在长达1.8万英里的防风带种植了2.1亿多棵树"。该计划的实施(     
A.基本消除了环境对经济的桎梏B.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C.利于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不足D.旨在寻求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575次组卷 | 6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练习卷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工资不断提高使英国人可购买更多东西。至该世纪晚期,英国人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征可以在食品的消费上看到。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事实上,当时工人不仅能买得起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可以买一些一个世纪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

——据【英】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工业革命的起源》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家庭需求发生了剧烈转变,转而用信贷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美国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代替通过已赚取的收入来购买这些物品。消费者使用它们的同时,每个月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这就降低了他们在其他商品上的消费数额。结果,消费者的耐用消费品购买年均上升了8.3%,几乎是1922年到1929年GDP和消费增长的2倍。到了1925年,75%的汽车、70%的家具、90%的钢琴、80%的留声机、80%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分期付款购得。

——摘编自【美】乔纳森·休斯等《美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工人食品消费水平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20世纪20年代信贷消费的后果。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2022-08-30更新 | 2002次组卷 | 9卷引用: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08年,美国股市接连暴跌,曾经风光无限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使得此次危机进一步演变成自1929年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依据历史经验,你认为下列哪项最符合时人的心态(     
A.“西方世界平静如水”B.“牛奶面包价格暴涨”
C.“找工作难于上青天”D.“渡难关各国手足情”
2022-08-09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学案讲练)-【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课件与学案讲练(选择性必修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凯恩斯认为: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为刺激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政府采取扩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其主张(     
A.基本否定了市场经济作用B.提倡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C.促使欧美摆脱了滞胀困境D.看到了经济危机产生根源
2022-08-04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九单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6 . 【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20更新 | 416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课精练(统编版)
7 . 罗斯福政府在实行“以工代赈”时规定,所招募的青年工人必须保证将每天工薪的一半寄给家中。此规定主要意图是(       
A.扩大社会消费群体的数量B.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
C.大幅减少政府的福利支出D.培养青年人勤俭节约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市场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开始日益减少,房屋住宅建筑业在1926年以后开始逐年下降,居民消费达到顶点,耐用消费品已供大于求。据此可知(     
A.生产的下降引发产品供应不足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长期存在
C.欧洲崛起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
D.有效需求不足潜藏着经济危机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1938年,农业国对工业国的关税,匈牙利由31.8%增至42.6%,保加利亚由75%增至90%,西班牙由62.7%增至75.5%;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美国脱离金本位制,英镑贬值30%。这对于用黄金、美元和其他未贬值货币计算的进口品和出口品的世界价格都施加了下跌的压力……美国的贬值措施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日元在英镑跌价后,立即贬值。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金融系统已几乎完全瘫痪。1933年3月6日,罗斯福援引“对敌通商法”,宣布银行休假四天,开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案授权复兴金融公司(1932年美国政府创办的金融机构)购买银行偏好的股票,允许联邦储备银行借款给非联储成员银行的州属银行。6月,《1933年银行法》签署,它加强了联邦储备局对其成员的监控力度;授权给联邦储备委员会,使其能够为成员银行制订最高利率。1934 年,又通过《证券交易所法》,明确了政府对交易所的管制,防止弄虚作假。

——摘编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影响》

材料三:1943年-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讨论谈判,商定了充满妥协的方案(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在汇率上兼顾了稳定性与灵活性。……第二,在帮助会员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上,英国向美国让步,英国和美国都认为,当某个国家因为临时性的投机干扰,或周期性和短期性的经济失衡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应该给予这个国家必要的帮助。第三,双方同意取消贸易和外汇管制。……为预防资本流动对一国收支的扰乱,在某种情况下,特别是当一种货币被确定为稀缺货币时,成员国可以对这种货币实行差别性的外汇管制。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出现的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美国、苏联、中国经济政策简表

美国苏俄(苏联)中国
自由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干预经济新经济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新自由主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选出至少两项经济政策,确定一个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