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曾上映一部名为《奔腾年代》的电影,讲述的是一匹叫作"海洋饼干"的矮腿残疾马逆袭的故事,其在当时的美国几乎无人不晓。"海洋饼干"甚至和罗斯福一起登上了1938年的"美国新闻人物榜"。这主要是因为该电影
A.满足了人们追求刺激的欲望B.有助于慰藉人们的心灵创伤
C.反映了民众真实的生存状态D.批判了美国虚伪的民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量补贴农户实行休耕,派遣代表进厂矿帮助工会选举,甚至与私人企业竞争,开办国营水力发电站以分散电力集团的垄断权。这说明新政
A.主导思想脱离资本主义框架B.借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C.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政府职权D.本质上维护了工人阶级利益
3 .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把进口货物的关税提高了60%,其他国家也纷纷提高关税。1932年世界贸易额比1929年下降了25%,世界工业生产降幅达30%。同期美国进、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经济下降2/3,失业率骤增至24.9%材料说明
A.股市是经济晴雨表B.国际贸易下滑严重
C.贸易保护危害巨大D.美国是外向型经济
2021-03-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开考试历史试题
4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大萧条的影响和意义因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而大增。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它们一者衬托着另一者。”这表明当时
A.国家干预经济势在必行B.五年计划值得西方效仿
C.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D.西方经济失去发展活力
2021-03-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美国某项经济指标统计示意图。据此推断,该项经济指标最有可能是
A.农业发展指数B.工业发展指数
C.失业人数指数D.黄金储备总数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外国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20年,中国百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1928年,首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成立,作为最高学术机构并规划全国科学发展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更加严厉地禁止了几种垄断行为
1918年,美国议会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
1921年,爱因斯坦以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国民政府施行新税则,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1935年底,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80%
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的独立地位
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根据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表格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的中外历史信息,围绕“国家经济思想”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1-03-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给予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该法案还规定
A.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B.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C.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D.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2021-03-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5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罗斯福在推行其他措施的同时,把社会保障法作为达到总目标的重要步骤。工时工资法令、就业保险、老年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法在罗斯福的总设想中,须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缩短工时、增加工资,刺激总需求。二是增加就业,刺激总需求。三是调节总需求,保证总供应与总需求长期平衡。社会保障制度对美国社会遏制经济危机、形成社会经济生活的良性循环,使美国的经济政治协调地、稳定地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编自田金星《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法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推行社会保障措施的目的,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2021-02-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属扬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罗斯福在1935年年初至1939年的第二轮新政中,推行了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改革。在税收政策方面,美国政府多次颁布税法,实行累进形式的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罗斯福政府的税收改革
A.有利于调控美国的经济B.是暂时应对危机的措施
C.使行政权操控了立法权D.最终帮助美国渡过危机
10 . 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5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货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及农业政策》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全国人口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过文化大革命,随着人口总数的激增,农民人均分配的口粮和现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1957年和1965年还略有减少。1978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1979618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议休息时,万里找陈云说:安徽一些农村搞起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陈云回答:我双手赞成。之后,万里又同邓小平淡。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的农业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的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