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周期特征与增长特征表(16个国家的算术平均数)

阶段时间GDP人均GDP非住宅固定资本存量出口量
第一阶段187019132.51.42.93.9
第二阶段191319501.91.21.71.0
第三阶段195019734.93.85.58.6
第四阶段197319792.52.04.44.8

——摘编自高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措施解读上图中的信息。
(2)依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请你任选上表中的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此阶段发展状况的原因。
2022-02-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为美国1910—1960年失业率数据如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胡佛的不干预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源
B.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D.二战使美国摆脱了1929年以来的经济危机
2021-05-0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通过广播的形式向美国民众进行政策解读、宣传乃至社会动员的演讲方式。如表是罗斯福的部分“炉边谈话”,由此可见,当时
时间谈话名称主题
1933年10月22日论通货形势建立保持持续的政府控制力
1934年6月28日对第73届国会所取得的成就回顾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1935年4月28日谈工程救济计划“以工代赈”、干预劳资关系、政府与司法机构博弈、影响立法等
1937年3月9日论司法机构的重组
1937年10月12日给国会特别会议的立法建议

A.美国权力运行机制发生了些许变化B.新政极大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C.总统通过实施新政走向了集权统治D.罗斯福开始在美国推行计划经济
2022-02-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之“新”


   

——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苏俄之“新”

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摘编自1921年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图片信息。
(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列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9月,英国脱离金本位。英镑从1英镑兑换4.86美元,几天之内跌落了25%,达3.75美元。英镑9月贬值后引起的美元升值,使美国出口盈余大幅增长,但是同期的经济指标却显示出相反的走势,商品价格、就业率等指标跌落的速度比英镑贬值之前更快(如下表)。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但是,单纯的数字并不能表现当时的悲惨情形。25%的失业率表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领取救济品的人排着长龙,许多人因无法偿付贷款而被迫流离失所,悲观、绝望的气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美国经济指标:1931年3月~1932年6月(1923~1925年为100)

时间工业生产建筑合同工厂就业工厂工资额价格流通中货币与活期存款
1931年3月877778757624.8
1931年8月785974647223.4
1931年9月765973627123.4
1932年6月592760436420.4

注:表格数据引自【美】查尔新·P.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摘编自刘德步、王珏《增长与变革——二十世纪的国际经济》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从1933年开始的“新政”,并没有使美国走出“大萧条”,美国人勒紧裤腰带又苦熬了七八年。美国真正的救星是二战,战时的军需充分吸收了美国剩余的劳动力,大量美军的出征又使美国从一半劳动力闲置走向劳动力短缺,乃至待在家里的妇女都被鼓励出来工作。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新政”的作用是有限的
②二战的爆发完全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二战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④二战使美国人口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7 .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冲击的方法”和“围攻的方法”分别指苏俄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与“冲击的方法”相比,“围攻的方法”有何显著特点和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并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8 . 据统计,美国工人罢工总人数在1933年有81万,1934年有135万,1935年达147万人。下列对该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是美国社会固有的不治之症
B.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漠视了工人的利益
C.某种程度上这是工人权益改善的结果
D.它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实施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2019-01-30更新 | 1622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0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2019-01-30更新 | 1754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