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1932年4月美国某报刊登载的一幅漫画。作者意在

A.赞扬罗斯福保护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主张B.嘲讽罗斯福补贴农民调控农业生产的理念
C.肯定罗斯福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D.批评罗斯福借鉴苏联农业发展经验的意图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和国纷纷采取措施摆脱危机,世界上有70个国家

提高了关税,限制使用外汇购买国货,实行限制进口和直接进口的制度。英美放弃货币的金本位,导致通货膨胀,56个国家货贬值,世界金融陷入混乱。美国实行新政,饭后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农业、兴建公工工程,调整劳资关系,实行社会救济,保障雇员章程,调整劳资关系等。德国和日本实行军事化的经济干预和调节,强化垄断组织,大力进行扩军备战,甚至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往的周期过程是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相继。而1929年的经济危机在低谷结束后,并未出现繁荣,而是持续萧条,1937年又发生了短暂的危机,即使危机解决较好的美国,1938年失业率仍有10%,1939年的工人年平均工资仍低于1928年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

回答:

(1)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归纳资本主义国家对付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点?

(3)试评述罗期福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积极作用。

3 . 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016-11-18更新 | 6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著名经济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
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
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6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从来没像现在这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每磅二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上册

材料二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1)材料二中的“饥荒”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在1949—1960年开启的农业“新篇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下图)

材料二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英文版)

材料三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了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出现了“异化”。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效?

(4)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8 . 下面是马克思与罗斯福穿越时空的对话。其反映的核心观点是马:小罗,你最近的忙碌让天国这里有点乱啊!罗:噢,为啥?马:因为你,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但亚当·斯密最近却不再来我这串门了。罗:哈哈,承蒙夸奖。马:你先别高兴,看了你的改革,起先我到真动心过,后来就开始忧心了,最后还有些灰心起来……
A.认为罗斯福的某些改革措施是建立社会主义B.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与自由主义经济相冲突
C.罗斯福的改革措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一致性D.罗斯福改革实质上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5年,学者马星野评价新政时说:“如果我们拿社会主义做经济演进必趋的阶段,则美国的蓝鹰运动,是向前进半步,倒退两步。如果我们假定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的安定,是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则美国两年来的努力以赴……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该评价
A.指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B.表明新政缺少整体的规划
C.表明新政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缺陷D.对新政的评价全面客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