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马铃薯的“两面”

马铃薯,是“地下面包”,也曾是“恶魔果实”。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现象当发生于公元(     
A.1世纪前后B.7至10世纪
C.10至15世纪D.16世纪以后
(2)马铃薯的全球传播与以下哪些因素的关联最为密切(     )(双选)
A.郑和下西洋B.全球航路的开辟
C.人口的洲际流动D.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3)结合材料一,概述马铃薯全球传播的历程。

材料二: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爱尔兰人靠种植马铃薯度过荒年。自此爱尔兰开始栽培单一种类的马铃薯,成为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1801年,英国吞并爱尔兰。1845年,一种真菌病害侵袭当地,导致1/3的马铃薯作物丧失殆尽。次年,爱尔兰大饥荒爆发,英国当局决定从外国进口粮食应对爱尔兰饥荒,此举遭到了商人们的反对,他们拒绝从码头卸货,并说:“只要政府不干预粮食贸易,他们能够应对任何危机”。

(4)材料二中商人们反对以进口粮食应对饥荒的原因在于(     
A.英国当局违背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英国对爱尔兰实行严酷的殖民政策
C.天主教与清教徒之间存在教派纷争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矛盾剧烈
(5)爱尔兰饥荒期间,英国当局曾试图通过雇佣爱尔兰工人兴建各类公共工程,从而支付其报酬以缓解经济和就业危机。这一举措与以下哪一政策有相似之处(     
A.南北战争期间美国种族间隔离的政策B.十月革命后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大萧条期间美国以工代赈的救济政策D.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
(6)当爱尔兰饥荒的消息传到北美大陆,印第安人乔克托部族倾尽全族之力筹集到了170美元以援助爱尔兰灾民。印第安部族出现这一窘境的主要原因在于(     
A.遭遇种族压迫B.西班牙殖民者大肆掠夺
C.内部矛盾剧烈D.工业转型导致群体失业
(7)综合上述材料,从“粮食与食品安全”的角度,你如何看待爱尔兰的这场饥荒?
2 .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某学生拟写一篇题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小论文,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材料一   “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在布鲁克林区的‘血汗工厂’里,15岁左右的童工每周只挣二元七角八分;公立学校的小学生有20%营养不良”。

——整理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   一组大萧条时期的儿童照片

领救济食品的儿童美国孩子的圣诞晚餐

材料三   美国儿童局是世界上第一个办理儿童事务的政府机构.1929年儿童局被削减了用于研究的活动经费.1929年,国会取消旨在保护母亲和儿童权益的谢泼德·托纳法案。

——整理自《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主题具有怎样的价值?

材料四

时间措施
1935美国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和失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
1935《社会保障法》获得通过.与儿童福利相关的,包括未独立儿童补助、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残疾儿童服务、一般儿童服务等项目
1935全国青年署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半工半读机会,中学生每月可挣57美元,年满17岁者可参加政府建立的自然资源保护队,每月可得30美元
1938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18岁以下童工不能从事41项危险职业;法律将大多数农业部门的雇佣儿童排除在外

——整理自《新政时期的美国儿童局》


(2)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政时期美国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特点

材料五

时间法案内容
1961《特别未成年儿童援助法案》将援助儿童的范围由孤儿、单亲扩大到父母双方一方失业的儿童
1963《社会保障法修正案》进一步加强对困难家庭儿童的援助计划
1974《儿童虐待预防及处理法案》将遭受家庭虐待与忽视的儿童纳入政府保护体系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
3 . 世界经济格局及演变

材料一:

时间国家说明
17世纪荷兰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上的单极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德、法经济上的多极化
二十世纪初(一战后)美国经济上的单极化
二战后美国、苏联政治上的多极化
70年代后美国、日本、德国当代经济强国

材料二   20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
各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1930年40%9.5%7.6%10.5%2.9%5%
1937年36.2%9.5%4.3%10.4%3.5%3.7%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1925年14%15%7%8%1%4%
1937年13%16%5%9%4%%

材料三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问题
(1)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整整100年的时间,英国单极的世界经济格局表现在哪些方面?
(2)基于材料二,阐述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及影响?
(3)用史实论证“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观点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世界经济格局及演变的看法。
2020-03-21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二模)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4 . 美国的崛起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十集:新国新梦


问题:叙述世界近代历史上,美国是如何“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2020-03-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革命与人文危机:读钱乘旦教授:《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回答问题: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但英国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的人文灾难。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加了,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约占总数1/4的中、上阶层家庭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其中,不到家庭总数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

1841年,根据教会慈善机构报道,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当时的英国工厂,大量使用童工。在工厂里的工作非常艰苦,除工作时间长、工资少之外,劳动安全毫无保障,机器很容易出事故,而一旦出事,受害童工就被赶出工厂,再也没有人过问。在煤矿地区,大量童工用于井下,在不到一米高的坑道里用四肢着地把几百斤的煤筐拖到地面上。井下事故频繁,经常发生伤亡情况。英国的经历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思考: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不是造福于人,这种工业化和现代化有什么意义?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只是为少数人造福而伤害多数人,这样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是不发生更好?


问题:
(1)概括文中反映的英国人文危机的表现。
(2)根据已有知识,举两例说明西方国家在以后的两百年间是怎样解决人文危机的?
(3)对于文中的现象和钱乘旦教授最后的思考你怎么理解?
2019-09-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30-1935年间,(美英法等)具有雄厚影响力的社会经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借鉴社会主义方式渡过了“大萧条”
B.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方式是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
C.国家干预和调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D.苏联的现代化道路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典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2019-01-30更新 | 2004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4届高三1月调研(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8 . 埃里克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A.增发钞票,成立联邦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稳定金融秩序
B.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D.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