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2年,恰逢美国国父华盛顿诞生两百周年,美国举行了长达9个月的纪念活动,声势浩大,史无前例。最后还出版了5大卷纪念专集。这一纪念活动旨在
A.帮助人民树立信心渡过难关B.宣扬美国的普世价值观
C.迎合了大众推崇英雄的需要D.强化美利坚民族的认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他的结论是:政府干预、管制、授予垄断和特需补贴都会误导资本并会减少资本对经济福利的贡献;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摘编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材料二   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二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一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成就和创新成果。

——习近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如何处理市场和计划关系的。
2020-07-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早期到40年代肆虐美国南部大平原的沙尘暴,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三件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又称“黑风暴”。它的产生与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密切相关,它使本已脆弱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复兴农业必须首先治理黑风暴,罗斯福为此专门制定了“农业复兴计划”,通过《水土保持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等,此后美国联邦政府沿着罗斯福的环保思路继续推进,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辉萍《罗斯福新政对自然灾害的应对》

材料二   在中国的改革史上,“邓小平南方视察”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1992年的春天,给中国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以至于后来的记忆,这一整年都是春天。无论是赞扬并拥护邓小平思想的人,还是怀疑乃至否定邓小平思想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最杰出的政治领袖之一。

——据《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荡三十年》整理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于非传统安全治理的重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内容涉及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疾病蔓延等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它的突出,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直接相关,因为全球化时代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如新的全球性贸易和人员往来,使得人类正常活动和国际社会正常交往的威胁变得严重。

——摘编自“中国网”等


(1)根据材料一   ,概括罗斯福制定“农业复兴计划”的背景。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应对“黑风暴”、治理农业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提炼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如何论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简要阐述其意义,并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提出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对策。
2020-07-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们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做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万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材料四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020-08-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雕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位总统纪念园内的艺术作品。根据其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那位专注听广播的市民正在收听
A.罗斯福总统宣布实施新政的广播演说
B.肯尼迪总统关于武装封锁古巴的演说
C.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将访问中国的公告
D.布什总统关于九一一恐怖袭击的演说
6 .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018-07-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把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把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C.胡佛总统任职时人民生活困难
D.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9 .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把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把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下列选项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胡佛总统的生活经历与流浪者有关
B.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宣泄
C.胡佛总统任职期间人民生活困难
D.美国人民以此作为对胡佛总统的纪念
2016-08-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宿州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