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围绕材料,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1-20更新 | 22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三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2年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在接受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结合史实,写一篇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历史短文。
写作要求:
(1)以文章的形式呈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
(2)内容全面,史论结合,表达准确,语句通顺。
内容包括: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2020-12-1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国内外学界看法不一。一些保守派人士攻击“新政”是搞“社会主义”。美国最高法院两次判决新政的一些重大措施是“违宪”的而加以废止。有些左翼人士,如与斯大林讨论过“新政”的著名美国作家威尔斯也认为“新政”如能得到“彻底实行”,“财政寡头就能消失”,“社会主义就会建立起来”。

——摘编自段小雅《争议“罗斯福新政”》


请就罗斯福“新政"是否是一场社会主义变革,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观点进行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罗斯福新政:一、新政并没有结束大危机.二.罗斯福新政部分政策是对胡佛政策的延续.三.即使罗斯福新政整体效果是好的,但各个具体领域也可能是有问题的.

——摘编自【美】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


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评析材料中作者的一种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之“新”


   

——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苏俄之“新”

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摘编自1921年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图片信息。
(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列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盘尼西林又称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一般的肺炎、肺结核,就能致人死亡,直到盘尼西林的出现。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出两个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现代性原本是西欧的概念,是相对于西欧中世纪的旧体制而言。现代社会与旧体制正相反,它具有共和的国家形式、良心的自由、社会的平等、集中的行政管理以及最重要的个人自决。

二、对于东方,现代性的问题是从外部强加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部特别是草根阶层的推动,几乎完全依靠政治以及知识精英自上而下地发动改革,由此决定了东方现代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思想的多样化、初始条件的不同和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决定了走向现代社会的道路的多样化。现代性的先声—启蒙运动就曾出现两大流派,英国和法国的启蒙运动,两大流派受到不同启蒙大师的影响。

四、现代性的表现方式和通往现代社会的道路可以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路径依赖决定了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不同道路。思想体系的不同、历史因素的不同,使各国现代化有了独特的路径依赖。

——摘编自许小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是自由主义经济的天下,当时占据经济理论界主流学派的是古典经济学学派,他们认为自由竞争是一经济体系能够自动建立均衡的一种力量,自由放任经济能在一经济体系内创立利益调和的条件,市场运动的任何结果都会最终导致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均衡,自由放任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然而1929年至1933年的大危机使古典经济学学派丧失了其主流学派地位,强调需求管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取而代之,成为整个经济理论界的主流学派。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发生第二次经济衰退,而指导这种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又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其结果自然是凯恩斯主义的退潮,而自由主义经济学重新崛起并占据主流经济学的地位。

——摘编自黄小坚《经济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比较分析凯恩斯主义果实了吗?》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左派史学大师霍布斯鲍姆在其力作《极端年代》中对所谓历史共产主义作了这样的评价:第一,苏联红军打败了希特勒德国从而拯救了西方民主。第二,共产主义阵营的存在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实行内部改造,从而大大延长了其寿命。他写道,作为20世纪的历史讽刺之一,以推翻世界资本主义为目标的十月革命最深远的结果是它在战时和战后都挽救了其敌人

双方的竞争一直持续到苏联走向衰落直至解体,西方国家欢呼意识形态的胜利,与之相伴而来的则是社会内部的利益转让也放缓了脚步,贫富差距再次拉大。

当这样的状况发展到今天,欧美社会民粹盛行,也有人开始怀念社会主义。比如在2017年6月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再给社会主义一次机会》。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以推翻世界资本主义为目标的‘十月革命’最深远的结果是它在战时和战后都挽救了其敌人”自行拟定一个有关社会主义运动的论题,并对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文字工整。)
2019-08-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在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1928—1937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因此,五年(1928—1937年)计划和大萧条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居有突出的地位,它们一者衬托了另一者,两者都产生了至今仍可感觉到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从材料中提取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并做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