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代表民主党参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新政”口号,结果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他上台执政后实行的新政,“新”主要表现在(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加强救济安定民心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三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是如何“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的?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经济大危机(10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2020-05-13更新 | 299次组卷 | 60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合格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二)
4 . 改革·创新·发展

秦与西汉前期,实行盐铁包商政策,国家把大部分盐铁资源包给商人生产和运销,国家向其征课一定数量的税收。西汉文帝时放宽政策,“弛山泽之禁”,导致盐铁工商业主异常活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但一些大盐铁商人的牟利行为,“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严重威胁专制集权统治。

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尤其对匈奴长期用兵,耗费巨大,财政困难,国家“笼天下盐铁诸利”,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垄断盐铁产销,打击商人势力,也充实了国家财政,缓和了财政危机。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秦汉时期盐铁政策的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下面四幅图是18—19世纪西欧农业生产的情景:



(2)观察图片,指出两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结合所学指出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原因。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一系列银行法案,改革了银行制度,确立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原则,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法案明确规定: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不能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投资业务;同时,经营证券投资业务的投资银行不能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的业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重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营,还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罗斯福政府整顿金融的措施及历史作用。

(4)观察如图,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开放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0-04-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1933年9月,美国民政工程局各项计划实施不到几个星期,全国鞋店就开始报告他们的货物已销售一空,鞋厂纷纷重新开工。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现象直接关联的是
A.《社会保险法》B.《全国劳工关系法》
C.《联邦紧急救济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
2020-01-17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0年1月高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美国总统罗斯福1933年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从这一思想出发,“新政”期间采取的措施是
A.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农民减耕减产
C.规定工资工时标准D.实行以工代赈
7 . 罗斯福纪念公园的墙上刻着一句话:“衡量我们进步的标准,不是看我们给富人们带来了什么,而是要看能否为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提供基本保障”。下列属于给“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提供基本保障”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
C.指导工业复兴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8 . 有材料显示,从1933年开始,美国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的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头牛和羊。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刺激消费和生产B.扩大出口减少逆差
C.稳定农产品价格D.维护农民基本权利
9 . 下表为1929—1933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数据源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在此基础上美国开始
年份名义GDP(亿美元)实际GDP(亿美元以1996年为基准)名义GDP增长率(%以前一年相比)
192910378222
19309137515—11.96
19317667036—16.10
1932588611823.24
19335646033—4.08

A.采用自由放任政策B.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C.进入了新经济时期D.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10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认为“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使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在罗斯福新政中,与福利国家政策相关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的信用
B.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