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714年,新任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懂英语,内阁会议由指定一名大臣来主持。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任首席财政大臣,他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1841年,罗伯特·皮尔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命其组阁。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两党制形成后,执政党可以利用其议会多数的优势改变和操纵议会工作议程。18871897年,政府议案占下院工作时间由83%增加到84.5%。1905年,经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内阁长官正式被授予“首相”称号,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的主次关系。

史料二   1933年的《全国产业复兴法》中规定,联邦政府有权管制工资与工时,但该法于1935年被联邦最高法院宣布违宪。国会遂于1938年制定《公平劳动标准法》。目的是消除“对维持工人健康、效率和福利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水平有害的劳动条件”。该法规定第一年的最高工时为每周44小时;第二年为42小时,以后为40小时;第一年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25美分,第二年为30美分,以后六年为40美分。

——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根据史料二说明美国的权力运行机制及原则,结合所学指出《公平劳动标准法》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产生这一法规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政以来,罗斯福陆续设置大批紧急机构并直接任命官员,1934年直接任命官员约10万人,到1936年,增加到约40万人。这
A.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B.造成了冗官现象
C.表明总统行政权扩大D.加剧了党派斗争
2022-04-13更新 | 80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调查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11月,罗斯福私下里告诉他的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世界滑入战争泥潭这件事情,总体而言可能对美国很有利。罗斯福说:“这些海外军火订单将为这个国家带来繁荣。”这主要表明美国意在
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主导制定世界市场规则
C.竭力避免卷入世界大战D.利用世界大战摆脱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
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D.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6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020-04-04更新 | 345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1(天津)
7 .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站在私营企业对立面,不惜用国家政权力量限制私营企业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政”在许多情况下都在帮助改善私营企业地位,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由改革理想。据此可知,以上认识
A.包含了社会主义学者的新观点
B.都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历史事实
C.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
D.都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2019-05-10更新 | 578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热身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2019-03-27更新 | 836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得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的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B.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C.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D.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