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二战后的一幅漫画,主题是:法国超级懒虫的“幸福”生活。据此判断,该漫画反映的状况(     
A.体现了福利国家的优势B.解决了经济大危机困扰
C.影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D.凸显了西欧联合的弊端
2024-03-31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
2 . 有学者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已经习惯了在高福利制度下生活,因此他们认识享受高福利待遇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政府确信自己是公民社会福利的馈赠者,是社会福利政府对公民的恩赐,这使得公民产生了负面心理因素。这些“负面心理因素”表现在(     
①反对政府加重财政支出   ②抵制政府削减福利待遇
③投身工作的积极性下降   ④积极投资成为食利阶层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
2023-08-08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多元文明的竞争与发展(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大选中,提出福利国家主张的工党大胜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丘吉尔和保守党,随后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此后,保守党也承认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共存,支持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即“托利社会主义”。由此,两党政策大体一致,形成“共识政治”。英国经济政策也“重返”国家干预,英国也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政府提出必须打破“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以及“包罗万象的政府措施”的口号,积极推动国企、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私有化,并鼓励小股东多而资本少的“大众资本主义”。在强化资本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废除了大批经济管制,开放市场竞争,取消价格、物价和最低工资的管制,鼓励金融自由化,给银行证券业大幅“松绑”,对企业和富人减税,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此外,撒切尔政府还改革行政,裁减大批政府雇员,削减包括福利、教育和科技等在内的公共开支。

这些在较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不少中下层人民也因此生活压力增大和缺乏安全感,引发社会一定的不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重返”国家干预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转变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开始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赈济制度已经衰落,传统的家庭救济模式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立法工作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已经略见成效,例如1915年仿照欧美《济贫法》制定的《游民习艺所章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福利立法,则以1943年《社会救济法》为其典型,将社会上极度贫困的弱势群体与受灾民众作为优先照顾的对象。由于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福利立法产生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聂鑫《近代中国社会立法与福利国家的建构》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法规,至1957年,“初步建成了以国家责任为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

——摘编自胡晓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
2023-03-05更新 | 1018次组卷 | 7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1884年,巴涅特在英国创建第一个社区睦邻馆起,到1922年已发展至60多间。睦邻运动主要开展济贫活动、社会问题研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影响力逐渐减弱。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福利国家的建立B.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
C.世界和平的实现D.美苏冷战对峙的冲击
6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医生决定少工作,回去粉刷自家房子;意大利许多母亲宁愿待在家里而不是去工作并且雇用保姆。其主要原因是
A.政府大量增加福利支出B.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提高
C.欧洲移民数量逐渐增多D.知识经济加剧就业压力
2022-05-26更新 | 1273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13练二战后的世界:现代文明的发展与拓展-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7 . “面对社会主义阵营,地处冷战前沿地带的西欧,在重建福利体系时所要考虑的并非是福利的本质,而是要和华约国家争夺道德制高点……由此带来的就是目前欧洲福利泛化的问题……”这反映了
A.福利国家的发展给西欧各国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B.东西方冷战是西欧各国建立福利国家的重要诱因
C.意识形态对抗促使西欧各国福利国家畸型化发展
D.不同社会制度竞争推动西欧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22-05-07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1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新变化【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8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西方国家“福利经济”却开始步入困境。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被资本看作“单纯的成本因素”,都会促使资本“外逃”,于是形成了“强资本、弱国家、弱劳工”局面。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阻碍国家福利制度发展B.西方国家工人的地位被进一步降低
C.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受到一定程度削弱D.垄断资本进一步控制了西方国家的政权
9 . 下表是英国1970年—1979 年经济变化趋势图,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干预导致通货膨胀率持续上涨B.福利制度加速了公共开支占比上升
C.凯恩斯主义盛行缓解了经济“滞胀”D.“新经济”出现使得失业率水平致低
2022-04-21更新 | 57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9-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俾斯麦在完成德国统一后认识到工人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必须的,他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人赔偿法》《伤残和养老保险法》以及《雇员保险法》《帝国矿工保险法》等。俾斯麦型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并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实行的。除失业保险由联邦劳工局承担外,其他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均不隶属于政府。社会保险最大部分由雇主与雇员共同交纳,双方负担的比例,视险种的不同有所区别,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给予酌情资助。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尽缴费或劳动的义务。

——摘编自唐紫叶《俾斯麦式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创设,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利制度在财政、就业、社会稳定、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危机。因此西方国家对福利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除了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济等基本项目外,其他项目逐步削减。美国将社会福利改称工作福利,意味着取得福利收入和服务也要同个人的工作贡献挂钩。荷兰、比利时等国采取对申领福利补助的公民规定一些附加条件的办法,用以促进相关人员的劳动愿望,减少非正常失业人口。英国福利调整的主要特点是私有化,扩大福利提供领域的市场成分。

——摘编自《论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借鉴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创立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制度的变化及其积极影响。
2022-04-11更新 | 379次组卷 | 6卷引用:秘籍06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