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材料一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基金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委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解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达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材料二   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颓势,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凯恩斯主义政策,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出台一系列措施,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撒切尔主义实施效果是明显的。通货膨胀率从执政前达到近27%,1988年降至4%,英国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英国经济增长率1986年达3%,比同期的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快。

——以上摘自《撒切尔夫人》等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主义”和之前的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
2019-04-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材料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2)“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3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它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


(1)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2)罗斯福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3)你如何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材料三   



(4)请指出图1和图2国际组织的名称。
2020-07-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但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二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社会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
2020-06-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已“发展到最高峰”。宋代法律在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私有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诸多方面,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企及的。……宋代对法律主体的认知有突破性进展,佃户、雇工、人力、女使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仅在契约的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廓户”(相当于现在城镇户口),成为“能为国致财者也”。……由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的局限,宋代法制的发展没能引领中国的法制走向近代化……元朝统一后,将奴隶制蓄奴习俗带入中原,奴婢可以买卖,宋代形成的社会成员平等化趋势发生了逆转。同时宋代商品经济被局限在原本的封建经济体系内,商人不是独立的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阶级力量,这成为制约宋代法制进一步发展的经济性因素。

——摘自朱勇《论宋代法制文明及其历史贡献》

材料二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由于杜鲁门政府的种种措施,经过两年时间,美国实现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的调整而没有出现动乱的局面。1946年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了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摘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原因及“没能引领中国的法制走向近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简述其主要影响?
2019-06-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县一测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眸】

材料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时期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人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德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备以及高效率是世界公认的。但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当前面临着挑战,正处于围绕着新的养老金法和税法而展开的斗争之中;社会救济和失业保险方面的削减业已实行,围绕医疗保险下一步结构改革的争论方兴未艾。税收在减少,失业率却创出了新的记录。企业界抱怨工资附加成本高,而工会则动员起来反对损害雇员既得利益的企图。一场普遍的分配斗争打响了,这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自成立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事。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对增长进行分配,而是在停滞甚至缩减的公共预算的范围内对紧缩进行分配。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社会福利制度当前面临的挑战,并谈谈你对社会福利政策的认识?

7 . 独特的国情塑造了英国独特的发展道路。

二战后,以克菜门特·艾德礼为首的英国工党政府开始了自称“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通过创造充分就业机会,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制保险,授保者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患病和死亡时均可申请补助。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拨款救济贫困者,发放新生婴儿补助、学生补助、食品津贴等。提高富人财产所得税,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得税。在艾德礼执政期间,占国民总数10%的高收入者的财富在国民财富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战前的38%下降到30%与此同时,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则提高5.6%。

——摘自赵玉峰《对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依据材料,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
2019-03-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经过百年发展,不仅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养老金改革法》、1995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0-08-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今中外的政权均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输纳,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三   


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                         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材料五   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党中央重视水利改革发展的原因。
2020-03-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一中、汉沽一中、大港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当时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