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1 . 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法案;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陆续颁布了《工资委员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保障法》等法案。这些法案的实施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B.消灭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D.保障了低收入者的生活
2 .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这一调整指的是
A.发展“混合经济”B.推广“新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D.实行计划经济
3 .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说明二战后的西方国家
A.消除了贫富分化B.推行了福利制度
C.出现了第三产业D.避免了经济危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B.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C.福利国家实现社会公平D.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2020-07-16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必修)试题
6 . 下面图表是八十年代英国家庭税前税后的收入表

——资料来源:陈晓律著:《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第202页这种情况

A.使英国贫富差距变得极为微小B.导致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C.使每个家庭都能充分享有福利制度带来的好处D.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7 . 下表为1983-1984年英国税收、福利与家庭收入统计表(单位:英镑),据此可知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1313
其他津贴50300
纳税0-7.9-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A.儿童利益得到了绝对保障B.实际收入的变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C.国民保险消除了收入差距D.福利政策的调整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
8 . 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是
A.消除贫富差距B.美化政府形象
C.刺激社会消费D.缓和社会矛盾
2020-07-04更新 | 752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马克思说:“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下列各项中,能与马克思这一观点相印证的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B.第三产业的兴起
C.“福利国家”的建立D.“新经济”的出现
10 .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保持了社会稳定B.降低了工作热情
C.造成了财政赤字平东路名D.加大了社会矛盾百代通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