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创立的比较经济学是指从宏观出发,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世界领域内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制度、经济类型、经济现象、经济理论等方面差别的一门经济学科。通过比较研究,探索或阐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共同规律。比较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的成就
C.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普遍采用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兴衰
2 . 1922年,列宁在一次报告中严厉批评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一场对国计民生有利且交易双方两相情愿的进口贸易,却经历了“各部门向党中央递送报告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国家政治保卫局和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分别展开调查,并将报告递交给中央政治局→政治局签发购买指令”的流程。列宁的报告从侧面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实施遇到了阻碍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彻底失效
C.苏联工业化缺乏必要的资金D.西方对苏俄的经济封锁加剧
3 . 据《列宁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一书的前言记载,“从1930年1月至3月15日,在全国(不包括乌克兰),富农发动了1678次武装叛乱”。当时富农只占农村人口的4%左右,如果没有得到中农乃至贫农的支持,他们怎么能够发动起来这么多的武装叛乱。材料意在
A.说明农业集体化有悖民意B.证实苏联的阶级问题相当严重
C.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D.论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更加完美
2021-09-2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