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921年7月,苏俄通过了一系列法令,规定国家不再管理全部工业企业,除一些重要的大企业,其余企业均可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2年5月,又通过了《土地劳动使用法》,规定土地可以出租,在农业中可使用雇佣劳动。这反映了苏俄(       
A.以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建设B.旨在以市场机制调整经济结构
C.加速经济发展适应战争的需要D.根据生产力状况进行政策调整
2024-02-27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针对1928年苏联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出路在于从落后分散的小农户转为有机器供应的、用科学成就武装起来的、能生产最大量商品粮是联合的公共的大农庄。出路在于在农业方面由个体农民经济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这一观点(     
A.开启农业集体化进程B.找到粮食问题解决路径
C.推动新经济政策开展D.预示苏联经济政策走向
2023-11-2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22年春,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期间曾指出,俄共(布)面临的这场竞赛,是无产阶级对资本家阶级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赛”“在经济方面,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事情是在同普通店员、普通资本家和商人的竞赛中取胜”,并一再强调党员应当“从头学起”。据此判断,当时俄共(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B.学会管理国家发展经济
C.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开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生产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但人才缺乏。1935年,斯大林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来。青年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斯大林的号召,认真钻研新技术,在个小时内采掘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创造了新纪录。在斯达汉诺夫的带动下全国各行各业都展开了赶超斯达汉诺夫的群众性生产劳动竞赛活动,涌现出众多模范人物。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人民更加广泛地开展这一运动,为前线战士提供了大量物资战后初期,斯达汉诺夫运动更是推动苏联在废墟中迅速重建。

——摘编自姜天明《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及其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吴满有运动和赵占魁运动标志着斯达汉诺夫运动在中国的落地。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光荣”“人人平等”的新观念,使劳动人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和尊严。1950年9月,“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464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是革命功臣、护厂英雄、生能手,很多人在根据地时期就是先进典型,如吴运铎、李顺达、马六孩等,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1956年4月,新中国第二届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4703位先进个人获奖。此次褒奖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的先进典型,有来自企业产一线的优秀工人孟泰、赵梦桃,来自文化教育界的优秀知识分子钱学森、张光等。

——摘编自姚力《从劳模表彰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立之初召开劳模表彰大会的原因。
(3)综上,指出中苏两国劳模运动的共同价值。
2023-02-02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影子经济”(地下经济)发展迅速。表2为当时某些消费品的价格(以卢布计算),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国家零售二手零售集体商亭影子经济
帽子
口红
冬装夹克*
毛衣
运动鞋*
香水
袜子*
15—20
1.5—5
180
50
35
15—80
1—3
40
12
1000
100—250
40
35—105
12
25
5
250—300
80
120

12
80
25—40
1500—3000
1000
1000
80—450
20—30

注:“*”指目前市场无货供应
A.苏联经济状况不断恶化B.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C.宏观经济调节手段无效D.苏联经济模式弊端凸显
2023-01-03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931年6月,联共(布)中央《关于莫斯科市政建设和苏联市政建设的发展》的决议中指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改造旧城市和建设设计新城市……要在农业地区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建立新城市。”这一决议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发展市场扩大生产D.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
2022-11-09更新 | 61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苏联的托洛茨基指出,由于商品买卖的恢复,“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增长和发展的时代开始了,而且这只野兽正在大步跃进,因此谁能知道我们是否会被迫用一切力量去反对私人资本主义势力的离心倾向,捍卫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呢?”这说明托洛茨基
A.对社会主义理论存在教条化认识B.主张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强调恢复经济以稳定苏维埃政权D.意在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022-06-27更新 | 1606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23届高三9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21年,苏维埃政府向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五国发出照会,“如果各国愿意承认苏维埃政府,签订全面合约并向俄国提供贷款,新政府愿意承担(沙俄)欠下的系列外债”。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A.继承沙俄政府内外政策B.急需国际力量支持卫国战争
C.放弃无产阶级革命理想D.营造新经济政策的有利环境
2022-04-27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1925年6月,苏联红军总政治部制定了农业人才培训的详细规定。复员军人可按兴趣选择税收政策、土地规划利用、互助委员会、乡村图书馆等培训班。培训班由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担任班长。该规定
A.适应了经济形势变化B.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C.响应了农业集体化政策D.缓解了苏联外在的压力
2022-04-21更新 | 39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苏俄政权在1917年采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将土地、银行、贸易和重工业收归国有;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局部恢复资本主义,私人可经营小工厂,并能雇佣劳动力。这一变化表明
A.政策调整为了更好地发展B.困难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
C.苏俄政权的性质发生变化D.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为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