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选项中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B.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与改革
C.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D.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
2 .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3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019-08-22更新 | 6496次组卷 | 100卷引用: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苏联“比发达国家差得多”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
A.经济建设模式的弊端重重
B.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
C.军备竞赛活动的负担沉重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滞后
2019-08-17更新 | 81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海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64年苏联政府宣布:部分重工业企业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量和盈利外,其他经济指标可自行制定,还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苏联政府
A.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B.试图调整所有制结构
C.下放管理权给加盟共和国
D.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
2019-05-18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育英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
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
7 . 大国的兴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下列各小题。
1.近代以来,日本从希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企图成为世界的主角,经历了两次兴衰浮沉。下列各项属于日本第二次崛起原因的是
①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了现代民主制度   
②“冷战”格局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③通过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          
④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11-18更新 | 9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文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