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及挫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2021-08-19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7年,戈尔巴乔夫强调改革就是要建设新面貌的社会主义,实质在于“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他声称“新思维”战略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这一论断
A.符合苏联实际情况B.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C.加剧美苏紧张局势D.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3 .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各国陷入经济危机时,苏联与西方国家签订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以及在西方国家开办合股公司。1976~1977年,苏联从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的先进技术设备价值高达115亿美元,集中于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行业。苏联的这些行为(     
A.继承并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引发了意识形态混乱
C.推动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2022-03-12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91年,前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
A.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B.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C.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D.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7月,勃列日涅夫出台工业管理体制,“建立长、中和短期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系,使企业经营活动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挂钩。”这一举措
A.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极大地调动企业自主性
C.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使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