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据俄罗斯《权力》杂志记者报道,俄国政府在2007年版《<1945—2006年俄国现代史>教师手册》中下达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指示:“斯大林——好(建立了垂直的政权,但是,没有私有制);赫鲁晓夫——坏(削弱了政权的垂直性);戈尔巴乔夫——坏(毁灭了国家)。”下列解说正确的是
A.斯大林的好是指实行了单一的公有制
B.赫鲁晓夫的坏包括大量种植了玉米
C.赫鲁晓夫的坏包括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D.戈尔巴乔夫的坏是指承认市场作用
2019-07-16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1966 } 1980年苏联经济年均增长率变动的情况(单位:%)。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工业产值8.68.57.44.4
农业产值2.23.92.5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3.65.94.43.4

A.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苏联解体导致经济发展困难
C.苏联改革已突破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023-02-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针对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勃列日涅夫在农业方面采取了相关政策与改革措施,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制度,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B.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的农业问题
C.改革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 . 下图为苏联某个时期“玉米全速前进”的宣传画。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画出自赫鲁晓夫时代B.未能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C.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基D.片面追求玉米种植速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承认市场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弃部门管理体制,苏联经济快速发展
C.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D.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2021-11-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苏联20世纪50年代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状况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新经济改革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B.集体农庄规模扩大提高农业产量
C.政府政策调整引发粮食产量变化D.国营农场和农庄开始实行租赁制
7 .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简图。对图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改革遵循了“实事求是”原则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
C.苏联解体推动了“知识经济”出现
D.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了各国经济模式多元化
2020-11-1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1960—1965年苏美两国的经济实力相当
B.1965—1970年苏联继续注重发展工业
C.1970—1975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D.1975—1980年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新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柱状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年),纵坐标表示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根据柱状图,下列选项关于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解读正确的是
A.五十年代增长得益于中央下放经济管理权
B.七十年代最大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C.出现两次负增长源于世界性石油经济危机
D.总体上的波动变化源于苏联经济模式变革
10 . 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
C.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
D.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