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2019·江苏扬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据张建华主编的《世界现代史(1900—2000)》相关内容编制。表格中苏联经济增长率各项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项目“八五”计划期间(1966—1970)“九五”计划期间(1971—1975)“十五”计划期间(1976—1980)
国民收入7.7%5.7%3.7%
工业总产值8.5%7.4%4.4%
社会劳动生产率6.8%4.6%3.2%
工业劳动生产率5.7%6.0%3.2%
农业劳动生产率5.4%4.1%2.8%

A.新经济政策的废止
B.农庄自主权的扩大
C.经济体制改革停滞
D.斯大林体制的突破
2019-05-19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7天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19年暑假作业总动员》高二历史
2 .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四个选项是有人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D.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3 . 苏联1965—1982年工业年均增长表
年份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
工业总产值8.5%7.4%4.4%2.8%
农业总产值3.9%2.5%1.7%4.0%
根据表格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苏联
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
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
4 . 历史表格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表(据百度百科等整理)

1913192819321937
工业生产总值5321
机器制造业4422
拖拉机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51073
石油2322
生铁5653
5653

材料二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
195382.51957105.0
195485.61958141.2
1955106.81959124.7
1956127.61960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1)指出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并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60年间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1-08-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列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开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大大减少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推行开荒运动取得一定的成效D.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2021-08-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关注国家的发展。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

项目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1.657.085.9233.3243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0.021.06.015.7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0.1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详14.933.687.499.1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材料二(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材料三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材料四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1)上述表格反映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哪些特征?指出这一运动的主要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4)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出苏联解体过程中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做法。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

2018-07-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测试
7 . 下图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四个选项是有人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时间国民收入平
均年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平
均年增长率
1966-19707.8%8.5%
1971-19755.7%7.4%
1976-19804.3%4.4%

A.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B.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
C.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D.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2016-12-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年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苏联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的资料(单位:吨)
年份黄金总量黄金出口其中用于购买粮食
1965年577.1335.6335.3
1972年1243.7458.6458.2
1977年774.4390.0390.0
1980年502.0156.0156.0


上述表格说明(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
C.苏联已成为重要能源输出国
D.农业危机威胁政治稳定
2015-11-0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反映了1966 } 1980年苏联经济年均增长率变动的情况(单位:%)。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工业产值8.68.57.44.4
农业产值2.23.92.5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3.65.94.43.4

A.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苏联解体导致经济发展困难
C.苏联改革已突破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023-02-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体现了苏联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学者认为,该时期的新经济体制是列宁新经济政策之后最为成功的一次改革。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     

苏联“八五”(1965-1970)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社会劳动生产率
7.4%8.4%7.7%6.8%
A.对于民生领域有所重视B.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
C.调整了农业集体化政策D.以计划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