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种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

表中的数据对比反映了
A.国际环境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B.苏联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C.斯大林模式下苏联重工业发展突出D.德国军事体系有严重缺陷
2021-01-2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历史试题
2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425.1355118.217330
1940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8367.25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2020-11-25更新 | 339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挂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经说道:“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是指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有何影响?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四中“苏联的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4 . 下图   是“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 1938—1940 年的实现情况(增长,百分比)” 图。据此可知
A.经济危机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B.计划经济建设中存在高指标现象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济结构失衡D.斯大林体制推动重工业迅速发展
5 . 苏联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功恢复了战争年代被毁坏的电站、冶金厂、机械制造厂和采掘场,1950年其工业总产值已超出战前水平的73%,生铁、钢、采煤、原油、发电等项指标也都全面超过战前水平。这表明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失衡更趋严重B.国家制度体系仍具一定优势
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D.工业发展水平逐渐赶超美国
6 . 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6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力量。由此可知,一五计划期间苏联
A.工农业获得了均衡发展B.无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
C.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D.计划体制制约经济发展
7 . 据统计,1940年与1926—1927年相比,苏联工业品的价格提高了5.5倍,而农产品价格却只提高2.32倍。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农民为工业化作出了牺牲B.新经济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C.苏联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D.卫国战争造成粮食的短缺
8 . 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
A.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C.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019-11-01更新 | 578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首选(选择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29一1938年美、苏、德、日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表,表格中数字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国家1929年(%)1932年(%)1937年(%)1938年(%)
11.110.611.413.2
43.331.835.127.8
5.011.514.118.7
2.53.53.53.8

A.①德国②美国③苏联①日本
B.①美国②德国③日本①苏联
C.①日本②苏联③美国①德国
D.①苏联②日本③德国④美国
10 .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做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
2019-08-09更新 | 130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