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0-1980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排列一览表
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
1860 英国法D国美国德国
1890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1900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1937 (①)(②)-
1950 美国苏联--
1980 美国曰本苏联联邦德国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②对应的国家,并且根据表格内容提取一条相关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8-06-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7-2018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也导致了美洲——欧亚大陆之间疾病传播,阅读下列表格
传播方向
疾病种类
传播时间
后果
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疾病
疟疾
地理大发现
欧洲人把疟疾带到欧洲,却在美洲找到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金鸡纳
天花
地理大发现
由于美洲土著人没有该病毒的抗体,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促使了天花预防方法一种痘术的迅速发展成熟。

——彭顺生《哥伦布发现美洲于人类交往》
材料二 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
——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
材料四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
——摘自 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由此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
(4)根据材料四,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综合上述材料,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2016-11-27更新 | 9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据下表可知,苏联实行计划经济

项目
增长情况
一五计划(1932年比1928)二五计划(1937比1932年)
国民收入增长86%增长>100%
农业总产值增长54%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增长1.32倍
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8%提高82%

A.使得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B.为苏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C.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D.导致苏联的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4 . 下表为二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生产的坦克和自行(强击)火炮的生产对比数据。这些数据可用来印证当时
时间苏联德国
1941年6000辆6075辆
1942年24700辆5500辆
1943年24000辆11500辆
1944年29000辆29050辆
A.苏联工业体系的相对独立性B.人民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C.斯大林模式具有战时优越性D.反法西斯战争出现战略转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战略简表。这些战略
A.继承并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加剧了苏联与西方矛盾
C.纠正了计划经济体制弊端D.灵活地运用了马列主义
2021-03-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这表明当时苏联(     
时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征粮量(单位:万吨)
1930年2290780
1931年1760700
1932年1280770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D.斯大林模式的实行严重挫伤国民经济
7 .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表中贸易额的变化反映了
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
外贸总额16431502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

A.帝国主义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B.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
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优势明显
D.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2020-0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

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9 . 下表是苏联集体农庄农民收入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年份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学动日货币工资分类比重(%)出售农产品的货币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比重(%)
谷类土豆4卢布以下4卢布以上不支付工资
19402.01.284.92.812.33.9
19421.00.3714.124.358.8
1944//64.35.929.864.5

A.农民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B.集体农庄中个人经济有所发展
C.产业结构得到积极调整
D.工业快速发展依赖廉价劳动力
2018-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3月)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成就。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1957年3月3日成功进行世界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比美国早9个月
1957年10月4日成功向太空发射一枚人造卫星比美国早近4个月
1961年4月12日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并安全返回地面比美国早10个月

A.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战略优势B.苏联率先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改革是苏联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D.苏联的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