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据下表可知,苏联实行计划经济

项目
增长情况
一五计划(1932年比1928)二五计划(1937比1932年)
国民收入增长86%增长>100%
农业总产值增长54%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增长1.32倍
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8%提高82%

A.使得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B.为苏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C.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D.导致苏联的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 . 1918年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允许农民以自由市场价格出卖剩余产品,1925年苏联建立集体农庄。由此可见,苏俄(联)
A.善于借鉴西欧经济发展模式B.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现代农业
C.致力于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D.注重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2021-05-05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08年版俄罗斯历史教材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A.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B.经济和政治危机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2020-01-17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这表明当时苏联(     
时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征粮量(单位:万吨)
1930年2290780
1931年1760700
1932年1280770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D.斯大林模式的实行严重挫伤国民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
A.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
C.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
D.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
2019-05-18更新 | 2866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1933年与1916年相比,苏联牲畜存栏量骤降1/2至2/3,粮食总产量跌入低谷。材料现象
A.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保证了工业化的顺利完成
C.说明苏联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D.说明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
7 .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809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2019-01-30更新 | 2994次组卷 | 6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这反映了
A.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
B.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
C.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
D.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0 . 布哈林说:“托洛茨基主义的思想家天真地认为,每年最大限度地把资金从农业抽调到工业能保证整个工业的最大发展速度。但是,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增长的基础上达到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速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发展打破纪录。”这表明他主张
A.协调工农业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加快农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