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7 道试题
1 . 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决议提出"在合作化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从1929年起,苏联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巩固和发展。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B.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C.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2 . 斯大林时期为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哪三大政策措施?有何积极作用?又有何弊端?
2022-06-0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下默写提纲07单元两次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3 . 近代以来,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

——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19294月,苏联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

——据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英国所具备的工业革命的条件。各举一例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在棉纺织业和生产动力领域出现的技术创新,并分别用一句话对其评价。
(2)结合所学知识与出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时间及取得的主要建设成就。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
2022-05-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苏联的国民收入由1913年的210亿卢布增加到1937年的963亿卢布。到1939年,全国识字居民增加到87%,城市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宇宙火箭理论研究领先世界。这表明此时的苏联
A.跻身世界工业强国之林B.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C.农业轻工业未受到重视D.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斐然
5 . 如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占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可能是
年份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192839.560.5
193253.446.6
193757.842.2
194061.238.8

A.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殖产兴业
B.苏联——迅速推进国家工业化
C.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美国——二战中积极扩军备战
2022-05-3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市场、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俄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1929年,租让给外资企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量的0.6%。

材料二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重工业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一是靠国有企业的利润积累;二是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向农民征税;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的办法将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

——以上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联)对工商业所采取的措施与实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斯大林经济理论的影响。
7 . 近代以来,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

——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19294月,苏联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

——据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任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苏联“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8 . 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政策特征
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
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模式”       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模式”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欧洲。在战争中没落的大英帝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对于在自己身边出现的日益强大的苏联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他们十分担心贫困、寒冷和饥饿会引发欧洲的“革命”,并认为“虎视眈眈”的苏联正在等待这一时机。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很多言行和政策选择,不但没有消除美国和西方的不信任感,反而助长了他们对苏联的战略性疑虑。美苏之间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致使双方的战略互疑不断升级,美国重返欧洲与苏联形成对抗。

——摘编自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材料二   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格中数据为年均增长率,单位:%

时期国民收入工业农业
1966-19707.78.44.2
1971-19756.37.40.5
1976-19804.34.41.7
1981-19853.33.61

——摘编自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材料三   苏联同美国军费开支比较单位:亿美元

年份军费国内生产总值
苏联美国苏联美国
1985277025802118040540
1986287028002250042780
1987303028802348045440
1988319029302507049080
1989303030402648052670
1990292030602660055630
1991260028002531057410

——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1)材料一中,作者强调什么因素引发了冷战?
(2)据材料二,说明苏联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3)分析说明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冷战进程的联系。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022-05-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苏联解体后,几位苏联老人回忆的苏联历史,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极其错误的
②但是,1921年3月后实施新经济政策纠正了错误
③是啊,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④可惜的是勃列日涅夫以农业为重点的改革未能持续下去
A.①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2-05-13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