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51—1955年以及1971—1975年苏联主要工业品的生产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产品种类

1951—1955(单位:种)

1971—1975(单位:种)

增长倍数

电工设备

206

2645

12.8

仪器、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技术设备

386

4816

12.5

化工设备和泵类空气压缩设备

223

1450

6.5

农业机器

322

510

1.6

轻工业设备

421

577

1.4

A.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
C.延续了斯大林模式特点D.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实现
2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特别注重在职干部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党、政、军干部和优秀工人输送到高等学校进行系统培训。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中的学生几乎四分之三是工人,四分之一是共产党员。苏联此举旨在(     
A.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方针B.发挥了新经济体制的优势
C.从根本上纠正右倾错误D.借鉴了资本主义某些做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6年,有中国学者对苏联的发展感叹道,苏联的“国家设计委员会”将“千万个工厂、几万公里铁路、25万个集体农场、千万个商业机关等准确地计划在一起”,并使“各部门保持着相辅的进展,而贯以精确的计算”,在这种原则下“写出伟大的史诗和惊人的数字”。该学者此言(     
A.立足于宣扬计划经济体制B.讽刺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措施
C.印证了苏联经济建设成就D.意在批评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2023-03-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在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阐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性,提出要把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他认为,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为了不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必须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解决的办法是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的办法快速发展经济。具体讲,一是用计划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一是用行政办法扩大内部的资金积累。1929年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议和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五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几乎增长了50%;按全国人口平均的年收入从635美元增加到693美元。但是,全国收入集中在有产者手里,占总人口1%的人口平均的年收入,同时期里从7492美元增加到13114美元,约提高75%。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没有很多提高。即将离职的美国总统柯立芝在1928年12月致国会的咨文中说:“全国可以满意地看看现在,乐观地展望将来。”

——摘编自李纯武、严志梁《简明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与苏联工业发展状况的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创立的比较经济学是指从宏观出发,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世界领域内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制度、经济类型、经济现象、经济理论等方面差别的一门经济学科。通过比较研究,探索或阐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共同规律。比较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的成就
C.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普遍采用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兴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10-06更新 | 23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相关数据,这一时期的苏联(     
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57.085.9233.3243.7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单位:百万户)1.06.015.718.5
集体农庄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4.933.687.499.1
A.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B.建立了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D.从小农国家发展为工业强国
8 . 1931年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作人员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共提出“布尔什维克必须掌握技术”的口号,号召“向所有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使自己成为专家、能手”。这(     
A.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形成
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国策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8-14更新 | 70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苏俄至苏联时期不同的经济政策及其主要内容。

政策时间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征缴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粮食;取消私人商业,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日用品;普及一切阶级的成年人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食”的原则;实行大中小工业国有化。
新经济政策19211927以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除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取消义务劳动制,实行按劳分配。
苏联模式19271991推行农业集体化,农庄按国家计划播种,按国家定价征收粮食;推行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在管理上推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否定商业和市场的作用,商品交换也仅限于个人消费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苏俄至苏联的经济政策”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如表为苏联工业生产的部分重要指标简表。这可用来说明(     
年平均增长率(1928~1940年)占世界工业总生产比重钢产量
15.8%1928年1940年1928年1940年
2.6%10%430万吨1830万吨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计划经济体制增强了经济活力
C.农业集体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